编者按:关于数字媒介与网红地点的塑造有诸多研究,但深入现场探究技术与人的互动,会发现这一议题仍有丰富的研究拓展空间。杨星星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谢翔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2期刊文,在对云南斗南花卉市场的田野观察中发现,短视频多元实践主体通过将花从实体物转变为虚拟物的打造过程,实现人、物和地点的多重连接与互动,最终达成斗南的网红化与意义的建构。透过物的视角理解网红地点生产的新意和重要价值在于:实体空间中的实存之物向虚拟空间中象征物的转化过程,是技术实践者将自身文化框架和情感表达注入人地关系的过程。这为我们理解人、物、技术与信息流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从实体的花到虚拟物
2020年,用户@莫·花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一则短视频:“斗南鲜花史,从一枝唐菖蒲开始。”短视频中的这枝花,激发了许多用户对斗南的回忆:“突然看到,又回忆起那时的场景了。”“读初中时就挑着谷篮去斗南卖花,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已经四十岁的人了。”这枝唐菖蒲或许会出现在某个自媒体博主的短视频中:“今天我们挑战10元钱能买多少枝唐菖蒲。”它还可能成为与某个游客合影的对象……经历了上述“旅行”的唐菖蒲被不同的主体上传至抖音平台。最后,它成为经济交易物,开始了新的全球之旅。
30余年前的一枝唐菖蒲,让斗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花卉文化。短视频的风靡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斗南花卉市场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地,吸引着众多自媒体博主和游客前往打卡。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也借由新媒体的力量助力着斗南花市的推广,市场里的花商们也纷纷加入到这场影像实践中。此外,作为地方的花卉市场承载着当地人的记忆与情感,许多不再从事花卉生意的斗南人仍会通过短视频来回忆往昔时光。在这之中,花作为斗南的象征性符号,是各类短视频实践者们拍摄和呈现的重点。
本研究中,作为物的花在经由多元主体的媒介实践后,从线下拓展至线上,被中介化为虚拟物在短视频平台上流转,这是传统之物延伸出的虚拟物,是花在商品化、去商品化过程中的“生命转折点”,这一转折借助短视频的力量,汇聚了复杂的意义,生成了网红地。这种意义的生成离不开人的文化实践,它是不同个体的行动、文化框架共同发生作用的产物。因此探讨运转中的物(things-in-motion)需要关注到背后实践的文化主体。而在此前大部分研究中,透过物的流转考察网红地点的生成并未被充分考察。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关注的是:斗南鲜花作为短视频中的“物”如何流转在不同主体拍摄的抖音短视频中?主体如何在不同的实践情境中通过虚拟物建构意义?研究希望回应多元主体如何通过短视频实践将斗南花市塑造为网红地的问题。
斗南花卉市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在高原明珠滇池的东部。
从2020年开始,研究者多次前往斗南花卉市场,通过观察、拍摄以及对老斗南人进行访谈的方式记录斗南花卉市场的演变以及当下花市地理空间的变化。同时研究者参与观察该空间中花商、游客、自媒体等不同文化主体进行短视频拍摄的过程,并及时辅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拍摄者的媒介及短视频使用情况、前往斗南花卉市场的目的、拍摄的缘由等,再关注其抖音账号,观看其拍摄的影像。短视频影像文本作为一个表意系统代表了这一文本在特定文化下生成的意义。研究者还选取了抖音平台上有关斗南花卉市场短视频话题中位居前三的话题:斗南花卉、斗南花市、斗南花卉市场,抓取2022年12月31日之前的影像文本共计40429个(三个话题下的短视频样本数依次为:2870、22386、15173)。由于样本过多,无法进行逐一分析,研究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短视频影像文本进行分析,并结合线下访谈获取的视频样本,对短视频中的符号、语言、文字、音频等内容进行文本分析。
短视频中的花:被阐释的物
短视频中对于花的拍摄和呈现暗含着不同主体的价值和主张,在此过程中,物所具有的意义得以被移除或强化。个体借由短视频,对花的呈现进行选择、包装和阐释,实体的物变成了可制造、展示的物,虚拟的物在实体物和主体之间获得了主观的阐释。研究者将这一空间内的实践主体大致分为:主流媒体、自媒体、游客、斗南本地人以及花商。
(一)主流媒体:打造地方发展名片的“花”
花的种植与交易带来了斗南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研究发现,在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中,花被阐释为一张地方发展的名片。
研究者对抖音短视频平台排名前三的话题中带蓝V的官方账号进行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6月3日,主流媒体一方面主要是对视频博主的内容进行转发,一方面自己发布内容,主要集中于对斗南经济发展、历史性节点的回顾以及对斗南及其周围基础设施的展示等。
无论是成捆成箱出现在交易大厅里的花,还是作为游客购买的花,亦或是仅仅以文字符号出现的花,都被阐释为商品、交换物以及地方发展的名片“陈列”在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中。在这背后,将花市打造成文化旅游空间,提升其知名度,刺激消费以拉动当地经济,从而促进就业市场的发展,是主流媒体的共识性目标。
(二)自媒体:建构拥有脚本故事的“花”
伴随着社交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一批网红探店打卡自媒体博主兴起。在斗南花卉市场中,这样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Aries栋一、@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为代表的旅游类博主,他们生产旅游探店类的视频;一类是以@云南塔哥、@辣辣QAQ、@和火火的500天等云南本地网红博主,他们主要对云南或昆明本地的网红地进行打卡宣传;第三类是在斗南花卉市场批发鲜花并在线上经营花店且拥有较多粉丝的花商,如@花匠赵大发、@花旭花卉等,他们借助新媒体的渠道进行鲜花的线上售卖。这些自媒体博主的短视频生产常常伴随着原声高频的语言输出和以花为主体的脚本,体现在“逛斗南”“斗南花市夜晚捡花”“一张钱挑战买花”“装满一整个后备箱的浪漫”等叙事主题上。
与主流媒体的宏观叙事相比,自媒体短视频中拥有脚本故事的花具有更为鲜明的特征与生命力。自媒体的短视频实践透过微观的视角、身临其境的视觉语言,对花进行符号化的生产,描绘出一个花多且便宜的浪漫斗南花卉市场。
(三)游客:展示作为旅游物的“花”
在斗南花卉市场调研期间,研究者发现初入花卉市场的游客在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花带来视觉震撼的第一时间,常常会选择“立体环绕式”的拍摄手法进行视频记录。显然,游客们对于短视频的拍摄并没有如主流媒体或自媒体那般明确的“脚本规划”,他们不挑选角度,也不在意拍的是什么花,只是通过将花卉空间纳入自己的短视频中,完成拍摄与上传。
游客们在斗南花卉市场的短视频影像实践,除了要把最重要的斗南符号“花”吸纳进自己的视频中外,自己的身体也是要与花共在的:人一定要在镜头之中。
相比于主流媒体或自媒体更为宏大、精美的视频叙事,游客这种随性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影像叙事给屏幕另一端的人带来的是面对面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来源于对花灵动的展现、花与象征其他美好事物的共同展示以及游客的身体与花的共现。
(四)本地人和花商:阐释成为生活方式的“花”
斗南花卉市场对于来来往往的游客来说,是一个浪漫和充满想象的打卡地,但是对于本地人和花商来说,这里就是他们世俗且日常的生活世界。因此他们镜头下的花常常出现在花农们上货卸货的劳动过程之中,以及雨后花商们小心覆盖的塑料薄膜下。也有曾经的花商变成斗南花卉市场的管理员工,例如@花哥尽管已经不再卖花,但他每天都会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斗南花卉市场发生的点点滴滴。对于更多的花商来说,拍摄更多的是自家的商品,在他们的短视频中,花的形态被更为细致地展现。在这些场景中,花不再是浪漫的象征,而是被装进集装箱盒子里、与花商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寻常之物。
在花商和本地人的短视频中,花延展到田间地头、运输途中和打包场景中。花也影响着本地人以及花商生活的许多层面,而且它本身就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在本地人以及花商的视频中,花与工作、生活场景甚至亲子关系勾连在一起。
斗南花卉市场的网红化与意义建构
透过物的视角来追溯多元主体如何在斗南花卉市场中进行短视频实践,可以看到,技术实践者对花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展示。通过这种展示,个体完成了对花意义的呈现与表达,花由实在物向虚拟物转化,在抖音平台上流转、汇聚,推动了网红地点的生成。在此过程中,文化主体经由短视频实践建立起多元的人地关系,人与地方的互动借由作为物的花进行联结。由此,人、物(花)与地点实现了多重连接与互动。
(一)“花”的多元意义呈现和表达
花是斗南的象征性符号,不同的主体经由短视频的拍摄注入了自身对这一物的理解,并对其进行表征性的再现,由此,作为经济交易物的花延伸为短视频平台上虚拟的物,在这一过程中,物承载了意义。具体而言,物(花)承载的是“鲜花自由”与“浪漫叙事”的意义,这一意义的阐释则是通过诸多主体的短视频实践与互动共同完成的,再经由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从而完成对斗南花市的网红化塑造。
在自媒体的短视频影像中,经常会看到“一捆一捆地卖”“十元三把”“买花爱好者的天堂”等表述,这类的表述伴随的是自媒体博主在影像中的游戏化叙事呈现,例如“挑战10元钱在斗南能买多少向日葵”。同时,主流媒体也在积极助力着对此意义的传播:鲜花自由是什么感觉,来斗南你就知道了#斗南#板扎昆明#斗南花卉(@呈贡发布)。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提供政策倾斜(如花卉小镇的发展、周边旅游地的开发)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来促进这一网红地“被看见”。
此外,花这一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浪漫意象也成为斗南花卉市场的网红要素并被反复叙述:如果浪漫有价格,这里就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地方,我在昆明斗南花市,感受着以车为单位的浪漫(@陈长安);昆明的浪漫,是花和滇池给的(@呈贡发布)。除了影像文本的展现外,在短视频的语言表述上也经常出现:“全亚洲最大的花市”“像买白菜一样买花”“全国70%的鲜切花都来自云南/十枝鲜切花,有七枝来自云南”“给自己买一束浪漫”等表述,这些表述让斗南花卉市场因花成为具有独特意象之地。
斗南花卉市场网红化的过程,也是人与地方互动的过程,由此带来人地关系的建构。
(二)“我”与斗南花市
斗南花卉市场中的短视频实践者们对花进行意义阐释并推动其网红化的过程,也是在实体物理空间中确认自我与地方关系的过程。
聚集在此空间中的短视频使用者将自身文化框架和情感注入对花的阐释中,由此建构起不同的人地关系。在主流媒体短视频影像文本中,花往往作为他者被呈现,或是作为斗南经济文化发展的象征物,或是与昆明城市文化联系起来。这种他者化视角展现了作为地方名片的花,建构的是“这是斗南”的人地关系。在自媒体和游客的短视频实践中,个体通过自拍或他拍的方式将花与自我纳入同一影像文本之中,进行自我表达与呈现。在此过程中,自媒体和游客们确认了“到场”与“我在斗南”的人地关系。
对于斗南本地人和花商来说,他们将生计和日常编织进短视频的影像文本中,与地方建构着更加深层次的联结。在斗南花商@贤得雅居的短视频中,他常常以本地人的口吻进行影像叙事:我们这种人就是种花种了三四十年,还离不开花,天天在花丛中,最开心的也是我们这种人。你们来我们斗南花花世界,来看我们的花,这就是我的花花世界。这些表述体现了居于此空间中的本地人和花商对花卉市场的情感投射。此外,一处地方之所以能够被特定人群赋予意义,甚至让人群对其产生依恋的情感,其重要原因即在于人们将地方视为自我的“记忆储藏之地”。对于老斗南人来说,花不仅是当下的生计与日常生活,亦勾连着往昔的记忆。而经由当下的媒介实践,个体将过去与当下的日常生活糅合起来并置于网络空间中。由此,本地人和花商通过“日复一日的反复实践”,凝集的是“在场”和“我与斗南”的地方之爱。
(三)以“花”为媒:人与地方的联结
透过物,我们得以理解人与地方产生关联的方式,以及背后涉及的主体活动与文化过程。在斗南花卉市场中,人与花共同出现在短视频影像文本中,但其背后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诉求。需要出镜的自媒体博主偏重的是对作为物的花及其价格的呈现,游客阿姨强调的是身体与花共在,年轻的姑娘们则渴望通过对花的多样使用来彰显自我。
而在斗南本地人和花商的短视频实践中,花不再是需要与自我进行调和的身外物,也不仅仅局限在花卉市场这一空间之中,从田间地头到市场交易,花被编织进日常实践之中。因此,我们不是被电子媒介“移入相同的地点”,而是借由物,技术实践者创造着自己的地方。
此外,不同的短视频实践者经由物打开的是斗南花卉市场不同的时间维度。对于游客来说,白天绚丽的花是自我脱离日常生活、前往旅游地的标识之物;对于自媒体来说,傍晚的花代表的才是最热闹、最值得前往的斗南;而对于本地人和花商来说,深夜里被装进集装箱的花不过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提醒研究者,斗南花卉市场网红化的过程彰显了人地关系的建构过程,其背后隐含着技术实践者的“文化位置”,以“花”为媒,才得以确认特定空间中的短视频实践背后生成的文化意义。
对于身处于特定空间中的成员来说,与地方建构不同的关系体现的是在自身的文化结构中感受地方的方式。也就是说,拍什么花,如何展现花,其实是人们展现行动和思考自身与地方关系的方式,借由对花的阐释,人们将短视频实践编织进与地方的互动中。由此,当我们透过物的视角去理解媒介实践与地方塑造的问题时,会发现人通过虚拟物建构意义的过程实则也在生成自己的地方与网红地。
通过讲述花“旅行的故事”,研究揭示的是技术实践者将自身的文化框架和情感表达注入人与地关系的过程,从而透过物的视角来理解网红地的生产。新技术所激发的场景意义,不仅在于它让多元主体对于物的理解得以阐明,更为重要的是,由实体转化而来的虚拟的物,得以在此空间聚集、流转,从而完成对该空间的网红化塑造。这为我们在新技术情境下探讨媒介与地方建构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2期,原文约14000字,题目为《花的“旅行”:短视频实践与网红地的生产——斗南花市的互联网人类学观察》。此为节选,注释、图表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传媒观察杂志”公号全文链接。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的在地化与社会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星星,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云南大学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谢翔,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