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时间多少才够(科研时间多少才够成功)

作者丨陈辉

做科研花多少时间才够?这原本不是一个值得探讨,更不会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一旦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就意味着科研工作的自由可能受到了威胁。这个威胁有可能来自于环境,比如,每天需要打卡记录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也有可能来自于课题,比如,课题结题需要与预期目标接近的成果产出;还有可能来自于考核,比如,合同期内对论文质量和数量的具体要求。值得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这些威胁其实没有一项属于科研工作,但是却对科研时间产生了深深影响,如果做科研时不能抛开这些威胁因素,那么科研时间很可能在焦虑中悄悄流逝而难以溅起一朵浪花。

科研工作本质上就是科学探索,是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揭示原理的工作。自由,尤其是思想自由至关重要,焦虑则会无情地扼杀思想自由。在我的理解里,自由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科研,特别是按照自己的思考习惯自由安排科研时间。科学研究讲究逻辑和实证的统一,其中,逻辑思考决定了一个人提出科学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逻辑思考对于空间要求不高,但是对于时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自由的充分的思考时间是逻辑发生发展的空气。因此,规定实验室工作时间的做法显然忽视了逻辑思考的重要性。那么,科研时间到底需要多少才够呢?

同是科研人,你我不一样,每一个独立的科研人都拥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科研时间。首先,每个人对待科研的态度不一样。有的人把科研当成一份事业,科研时间和自己的生活时间难以分离;有的人把科研看作一份工作,只要在上班时间里做好本职工作就行。其次,每个人对于科研的期待不一样。有的人做科研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科研时间和生命时间同样重要;有的人做科研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科研时间和生活时间常常重叠;有的人做科研为了完成任务,科研时间就是任务时间;还有的人做科研是为了帽子,科研时间就是各个评选时间。再次,每个人的科研选择不一样。有的人选择结果可见的课题,科研时间可以安排;有的人选择前途未卜的课题,科研时间难以掌握。最后,科研时间还与个人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相关,但是,考虑到每个科研课题都不同,这一点不好比较。

你可能也有这种体会,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说明,有无兴趣会让我们对时间长短产生不同的感觉。当我们讨论花多少时间做科研,其实也是在讨论有多少兴趣做科研。如果没有兴趣,科研时间不论长短都是煎熬,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果着迷于某个科学问题,科研时间再长也会觉得不够,即使在干别的事情也会无意识地拾起科学问题。有人说,生命科学是实验为重的科学,只有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才能算作科研时间。我不赞同这种说法。生命是变化的过程,生命科学因此更加讲究逻辑和实证的统一,这就需要在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时进行充分的逻辑思考。这些当然是科研时间,只是未必非要发生在实验室,完全可以在公园,草地等任何可以让你愉悦思考的地方。只要有兴趣,任何地方都可以思考科学问题,实验室只是检验想法的一个工坊而已。科研时间即是兴趣时间,在哪里无所谓,有兴趣才是关键。

科研工作是否产生了新知识?是否推动了科学进步?是否增进了人类福祉?想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等待。课题项目可以交差了,合同任务已经完成,这些都不是答案。我们的科研时间流淌在人类历史长河里,如果能在某个时间点溅起一朵浪花,则证明上面的问题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们的科研工作值得被记录在人类历史里。我喜欢在校园里散步,常常想到:如果我们的科研时间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任务指标,我们的科研工作能否被历史记录?可是,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我们又该如何留在这个单位继续做科研?我没有答案,只是认为: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我们的科研时间极其短暂,短暂到可以忽略,但是,值得被历史记录的科学发现却可以随人类历史被传播得很远很远。因此,单位应该多鼓励自由时间,个人应该多选择自由探索,这样的科研时间会更有意义。

虽然科研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分工的一种职业,但是依然保持其自由探索的基本特征。自由是科研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我们在这里讨论科研时间,并不是讨论时间创造剩余价值的问题,而是讨论自由的问题。如果科研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试图通过时间管理来达到效果,那会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科研工作,讲究自由探索,只有给科研工作者充分的自由,才可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潜能。通过设定研究目标,团结科研工作者在重要的科学问题上协作攻关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为了达成目标,就限制科研工作者的自由时间。科研时间多少才够?应该自由管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26569-13047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2:47
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2:59

相关推荐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特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有哪些特点-)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特点 1、合同管理期长 由于建设工程一般具有工程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工程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这使得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期较长,因此,合同管理必须是在这么长时间内连…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15日
    83
  • 教学科研项目指的是什么

    教学科研项目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研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这些研究通常涉及学科领域的主题,例如数学、科学、历史或文学等。 教学科研项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30日
    1
  • 鄞州区科研项目立项流程

    鄞州区科研项目立项流程 科研项目立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鄞州区科研项目立项流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确定要研究的主题和研究问题,以…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9日
    0
  • 科研项目中东研究

    科研项目中东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东地区成为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中东地区的局势复杂多变,包括石油、宗教、民族、政治等方面。因此,对中东地区的研究成为了国际学…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14日
    0
  • 工程库房管理系统

    工程库房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工程领域的迅速发展,工程库房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的需要,因此,一套现代化的工程库房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4日
    0
  • it项目管理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学生公寓管理领域,IT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提高学生公寓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介绍学生公寓管理系…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3日
    0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机考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机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个职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信息化项目管理领域的高级职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机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

    科研百科 2025年7月17日
    1
  • 【党建论坛】基层党建工作要用好绩效管理“助推器”(党建+绩效管理)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和关键所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建设,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

    科研百科 2023年12月8日
    146
  • 前锋线上的波浪线是自由时差

    自由时差 在锋线上,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自由时差的故事。自由时差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时区工作,另一个时区睡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并且能够节省许多时间。 然而,自…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13日
    11
  • 植保所“农业行业甲基溴淘汰项目”成果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称赞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承担“农业行业甲基溴淘汰项目”进展顺利,受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亚历…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5日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