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主席作出新的强军部署:“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目标如此壮丽,时间如此紧迫,挑战如此严峻。今天,我们距离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仅剩半程,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仅剩12年,距离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仅剩4年。
目标,就是任务书;目标,更是军令状。没有万事俱备,只有争分夺秒;不能按部就班,唯有加速奔跑,才能赢得新的历史机遇。
在全党全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为深入宣传习近平强军思想,反映全军部队学强军思想、干强军事业、跑出强军加速度的新作为新风貌,《解放军报》推出“强军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全媒体系列报道,生动讲述广大官兵牢记习主席嘱托、自觉投身强军兴军的奋斗故事,充分展示人民军队向着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前行的坚定步伐和崭新面貌。
今日推出“强军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系列报道第二篇,敬请关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文章《向“新高地”冲锋——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观察报告》——
▲刊于8月5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3版
向“新高地”冲锋
——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观察报告
■解放军报记者 张琳 陈典宏
特约记者 王微粒 张照星
▲从这里走向战场。张龙 摄
湘江之滨,橘子洲头,滔滔江水日夜奔流,标绘出清晰的历史坐标——
2013年11月5日,枫叶正红,习主席来到国防科技大学视察,殷殷嘱托:努力把国防科大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2017年7月19日,伴随改革强军的时代脉动,习主席向新调整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授军旗、致训词,标定这所走过峥嵘岁月的军校新的历史方位——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
“高地”,军队统帅对国防科技大学的殷切期望。不同寻常的使命,注定他们要经历不同寻常的跋涉。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从现在起,到建军一百年,满打满算只有4年时间,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必须争分夺秒、快马加鞭。”潮涌于壮阔山河,征途在星辰大海,这所军校的师生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一次次向“新高地”发起冲锋。
(一)
清晨6时30分,晨曦初露,薄雾笼罩,火红的太阳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
在这座校园的中央有一条笔直的大路,叫“忠诚路”。记者沿着这条“忠诚路”,来到学员宿舍楼前。此刻,哨声、口令声、脚步声此起彼伏……大一学员魏晨宇第一个从宿舍楼冲出,与同学们列队进行体能训练。
训练间隙,记者上前与他攀谈。“我是听着军号声长大的,军号见证着我实现梦想,考进国防科大。如今,这里的军号将再次见证我实现新的梦想。”喘着粗气的魏晨宇说,上中学时,学校旁就是部队营区,每天听到军号声,他都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
军号嘹亮,指引着梦想的方向。当年,魏晨宇和他所在高中的18名同学,一同考进国防科技大学,成为家乡的骄傲。
阵阵响亮的口号声中,报考国防科技大学梦想成真的女学员李盈向前奔跑。
“为什么大家都想来国防科大呢?”
“因为这里是军事科技学府的‘新高地’!”
一段对话,一份初心。记者凝望路两旁,“慈云桂”“高伯龙”“宋文骢”……铭刻60多位院士和300多位将军姓名的雕塑默然肃立,犹如威武雄壮的方阵,激励一代代青年学子奔向科技“新高地”、冲锋打赢“新高地”。
向“新高地”冲锋,忠诚是永远的报告词——
70年前,“老虎连”指导员谭国玉成为国防科技大学前身“哈军工”的首批学员,这位从抗美援朝战场高地走来的战斗英雄,以战场上炸碉堡、攻山头的劲头,向科学技术高地发起新的冲锋:“战场上人在阵地在,拼了!你一个钟头我两个钟头,你8个钟头我通宵,我就不相信弄不出来。”
“人在阵地在。”这句铁血誓言,如今已成为学校天河团队成员心中的信仰坐标。“曾几何时,地方公司的招聘广告打到了校门口,走出这个门,薪酬就能翻番,但大家依然选择了坚守。”团队成员说。
10年前,习主席视察学校,亲切走进年轻学子中间。10年后,曾经站在受阅方阵中的女学员曹博研,硕士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任教机会,请缨前往西北戈壁,在大漠深处放飞无人机群。“无人化、智能化,是未来军事竞争的制高点,我要到一线去,占领这个重要的阵地。”她说。
和曹博研一样,当年接受习主席检阅的青年学员,如今早已走上大江南北的各个战位,开启军旅人生新的冲锋——远海大洋,李朝阳站上航母飞行指挥台;青藏高原,邱远强搭建野战信息通信网;大山深处,戴华骅精心绘制电子地图……
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在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军大潮中,他们有的选择以一腔热血走进校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有的选择以奋斗的姿态向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冲锋,有的选择去作战一线绽放青春施展才干。他们的无悔抉择,折射着新一代军人的赤胆忠诚。
“要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建设,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来进行,使思想政治建设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推力和助力。”统帅的殷切嘱托,如今已成为这所已走过70年辉煌岁月的军校铸魂育人的根本遵循,化作莘莘学子的自觉行动。
“忠诚,就是敢于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是魏晨宇的回答。“去年我们还叫军事基础教育学院。”组织参观陈树湘烈士纪念馆,聆听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凝望胸前“军政基础教育学院”的胸牌,魏晨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从“军事”到“军政”,一字之变,折射出这所军校关于铸魂育人的种种举措: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质工程,建设11门引领性思政课程、14门思政课程示范课,编写思想政治教育“2 6”系列辅助教材,组织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
“我们从北国雪原走来,带着哈军工的风采;我们屹立在湘江之畔,重任在肩,豪情满怀。”耳畔回响着《国防科技大学校歌》,顺着“忠诚路”,记者来到图书馆。
走进一楼的“学习园地”,记者看到摆放着一摞本科学员战略研究文集:《非对称作战与军事发展战略》《量子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智能化战争”“军事人员现代化”等字眼在论文中随处可见。
本科学员就要研究这么宏阔和前沿的问题?一开始,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一篇篇战略研究文集和远处操场一个个年轻的身影联系在一起。
“这里培养的学员,将走向明天的战场,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怎样,未来军队就怎样。”记者一遍遍咀嚼指导老师马建光的话语,深切意识到,这所军校早已将民族复兴、建军百年、奋进一流和人才培养扛在肩头。
目光越过地平线,当一所军校胸怀“国之大者”,把视野投向战场、投向世界、投向民族的未来,学子们的目光便不仅在书本,更放眼世界;不仅在当下,更在这支军队的将来。
“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告诉你,你是被寄予厚望的,你必须做出成绩来。”这是大四学员俞棋睿最强烈的感受。这名来自“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的优秀女学员,大学4年已荣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有2项已运用到部队训练。她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上课是小班式培养,课后全程导师一对一辅导,很多学长一考上研究生,就直接参与天河、北斗等重大工程……”
拼,是俞棋睿对军校生活的注解。在冲锋“新高地”的考卷上,学员们所得的每一分,都凝聚着艰辛的汗水。
“一天10节课,晚上11点熄灯,但学习室的灯12点前没熄过,大家都在向前冲。”俞棋睿说,学校本科学员课时总量如今有所压缩,压缩出来的时间用于开展与军事素养有关的实践活动。“与过去相比,‘练’的强度加大,‘考’的难度提高,‘战’的味道更浓,学员们几乎天天都在挑灯夜战。”
走出图书馆,阳光灿烂。左侧的一座雕像上,年轻的学子在阳光下挺起胸膛、张开臂膀,仿佛站在时代的潮头,呼吸着八面来风。底座上,写着这样一行字——
“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
上午9时40分,偌大的校园有些安静,几名教员正脚步匆匆赶往教室。
校园内,学员走得最多的这条道路,叫“精武路”。学员们每天通过“精武路”从宿舍楼走向教学楼、走向训练场。记者来到“精武路”旁二号教学楼的一间教室,只见教员邢中阳正在提问启发学员。
“现在的课越来越不好上了!学校推行教学改革以来,团队不知道调研了多少部队,加了多少班。”这位29岁已是副教授、学校《应用光学》“金课”团队主讲人之一的女教员对记者说,如今,骨干教师到部队任职代职、当兵锻炼、参加演习演训已成常态。
“仗怎么打,教学就怎么开展。”《应用光学》“金课”团队负责人程湘爱说,“身为教员,我们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就是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
在教学办公室,教务参谋于洋拿起《国防科技大学本科学员人才培养方案》告诉记者:学校4类基础学科实验班瞄准培养未来战略科学家相继开设,42门核心课程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教学团队首席教授,39项有关人才培养政策制度相继出台;预设12个新兴专业170余部教材申报立项,比以往5年新建教材总数还要多……
“过去的拼搏有收获,未来的战场需求更迫切。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责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军人肩上,必须跑好新征程上自己的这一棒,跑出奋斗强军‘加速度’。”于洋说,在科技强军的赛道上,抢占人才培养“新高地”,一刻也慢不得、等不起,必须保持“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精神状态,向心凝聚、向战发力、向难攻坚。
与记者刚打了个照面,施研究员便拉着行李箱奔赴军营。这,已是他今年第15次前往部队——为东部战区空军进行系统成果升级。
“这个课题部队很需要,就算没有经费支持,我们也要‘自带干粮上战场’。”施研究员说,仅去年一年,学校像他这样赶赴部队服务备战打仗的专家教授,就有1200余人次。
“今天在向‘新高地’冲锋的道路上,也许没有硝烟弥漫,但必须争分夺秒掌握战争制胜机理。”施研究员说,他所在的科学家团队,组队参加空军某部一场实战练兵时,大家都像“拼命三郎”一样,抢时间、赶进度,硬是在作战概念创新、核心战法提出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文研究员也是一线部队的“常客”。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与研究生讨论一套算法的可行性。学生自豪地介绍:“文老师的一套算法,大幅提升了无人机的定位精度。”
“服务部队,服务备战打仗,需要科学的思维,同样需要一双深入基层的‘铁脚板’。”文研究员说,科研工作必须紧贴实战、服务部队,同部队建设发展接好轨、对好焦。
抢占未来战场“新高地”,需要全力去抢、去拼。越是深入一线部队,国防科大人越是有一种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使命感——
从边防巡逻归来后,学校张副研究员为边防官兵量身定制了4套某新型装备。后来,4套变成300套,其他部队纷纷闻讯而来。
研究员相晓嘉在东部战区讲授题为《智能无人作战》的课程,700多人在线上线下同时听课;电子对抗学院教员张玉发给部队讲电子对抗装备技术原理、组训方法和战术运用,一年上了150多堂课,还编修了新的装备使用手册。
激光陀螺团队先后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出多种型号激光陀螺,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覆盖多军种武器和作战平台……
紧迫感使命感源于什么?在这些专家教授的匆匆脚步中,记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一切为了满足打仗和部队需求。
这个需求有时很小,小到一位部队指挥员求助索要学习资料;这个需求有时很大,关系着一支部队的作战效能、训练效率,关系着战略方向布局、军事力量应用。
这个需求有时很急,部队一分一秒都不能等;这个需求有时又很久,需要一代人一辈子甚至几代人接力来攀登、攻克……
记者见到教员刘西川时,他正在指导一名博士研究生修改论文。不久前,刘西川作为青年人才,被破格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以前,我可能还要等12年才能带博士。”这位年轻博导说,“如今,在种种超常举措扶持下,整个教员队伍成长都在‘提速’。”
筑巢引凤,引发人才“聚变”效应。朱教员35岁直接评定为教授,王教员30岁评定为副研究员,林教员30岁评定为副教授,空天科学学院所有系所主任、所长均为80后……在校园里,这样的事早已不是新闻。仅2022年一年,就有13名优秀青年人才直接评定高职,40岁以下评定正高职占近三分之一、35岁以下评定副高职超过六成……一系列超常举措的背后,是学校抢占人才高地的深谋远虑。
上午11时20分,记者来到“精武路”旁的训练场,遇见27岁的军事教员卢嫔嫔正在带领学员进行射击模拟训练。
“据枪要稳,击发要快!”这名曾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3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全能王”,将自己的秘诀倾囊相授。
今年上半年,卢嫔嫔刚被选调到国防科技大学,和她一道前来的还有138名年轻军官,他们来自边防连、合成营等备战打仗一线,如今已成为学校备战打仗的“新鲜血液”。
结束上午的采访,记者一抬头,远处“建设打仗院校 培育打仗人才”的标语格外醒目。
这,是这所军校所有教员心中的目标高地,更是他们冲锋向前的动力源泉。
(三)
晚上11时,夜已深沉。“天河路”上,天河楼灯火通明。
在助理研究员李晨带领下,记者见到了令无数国人自豪的“重器”。走进偌大的天河机房,各种指示灯不停闪烁。
超级计算机,计算机界“皇冠上的明珠”、科技突破的“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战略能力的重要标志、公认的大国重器。
算力之争,就是国力之争。在超级计算领域,从亿次巨型机到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一部超算发展史,就是一部追赶史、拼搏史。崛起的“新高地”上,镌刻着成百上千的开拓者、奋进者、奉献者的名字。
天河团队的成员在机房中来回穿梭,项目大、任务紧、要求高,加班加点已成为工作的常态。
2022年“天河”项目攻关阶段,团队成员加班到大年三十,初四又接着上班。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盏属于家的灯火,然而在向“新高地”冲锋的征程上,他们义无反顾。
“作为开拓者、奋斗者,注定要与艰辛为伴。”团队成员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信念,与其说面对的是跋涉的艰辛,不如说面对的是一代人,面对的是军队的未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如果说奋斗是青春最鲜明的底色,那我们的青春就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在创新研究中贡献属于我们的‘科大力量’。”10年前,李晨和同学们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今天,他已是光荣的天河团队的一员。
冲锋在抢占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路上,这位青年才俊目光凝望浩渺的夜空,意气风发:“再过10年、20年,当后来者享受着我们这代科大人种下的‘绿荫’,我们一定会为今天所作的奉献与付出而感到豪迈和荣耀,因为我们无愧于天河团队的开创史奋斗史,无愧于我们的使命,无愧于我们这支军队!”
时代,给了更多人机遇。走出机房,走廊上满满一面墙都是历代天河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者头像。不远处,是一个个紧张忙碌的年轻身影……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抢占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接力棒,就这样在每一个奋斗的日夜里传递着。
没有坚韧毅力,哪来高地屹立。抢占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又何尝不是一场恶仗、苦仗、生死仗?
北斗楼的电梯口,记者被一个醒目的电子屏所吸引。屏幕上,实时显示:“今日加班人数总计59人,加班超过2小时23人,超过4小时25人……”不时,有人缓缓走出,也有人脚步匆匆走进。
为什么这么拼?在整夜长明的灯光中,记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为了一个梦想——加速抢占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有人选择接力攀登科技高峰,也有人选择挺进科技“无人区”。黄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天河团队,‘85后’已成为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新一代天河人。”
坚守与开拓,都是为了抢占未来战争“新高地”。采访期间,记者慕名来到系统工程学院研究员张涛的研究室。说是研究室,其实就是一个20多平方米的地下车库。
说大,一点也不大——仅能放下一台大风扇,各种仪器密密麻麻,站上几个人都显得拥挤。
说小,一点也不小——在张涛眼中,这里孕育着科研创新的无限可能,装下的是一个科研创新团队的梦想。
“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探索别人没有探索过的高地,兵贵精不贵多。”张涛自豪地说。事实也的确如此,就是这样一个10多人的小团队,荣获了国家级、军队级多个人才奖项。
晚上11时30分,走进空天楼,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面令人震撼的“人才森林”。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大批科技帅才、系统总师、首席专家,犹如繁星映照着强国兴军的浩渺空天。
“这里,有一股加速抢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志气。”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股气,让这所军校一代代师生接续传承,奔向科技波澜壮阔的星辰大海。
“北斗”遥望“海天”,“银河”凝望“空天”。夜幕下,两条并行的主干道上,彰显国防科技大学特色的发光字体立于楼宇上方,璀璨夺目。
漫步校园,一条笔直的“强军大道”贯穿南北,与“忠诚路”“精武路”“天河路”等道路构成四通八达的校园路网。路上的人们脚步急促,一如他们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冲锋的模样。
夜幕沉沉,无数灯光在闪耀。这光亮,照亮了校园里的“强军大道”,也照亮了每名国防科大人心中的梦想。
时间,脚步,征程。
这是他们平常的一天,也是他们向“新高地”冲锋的每一天。强国强军的密码,就藏在这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每一个匆匆的脚步里……
走过万水千山,脚下还有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对于国防科技大学来说,无论是“强军大道”,还是“忠诚路”“精武路” “天河路”,这一条条路,都通向明天胜利的“新高地”——打赢未来战争。
“向着‘新高地’,冲锋!”踏上新征程,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给出的响亮回答。
浏览更多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来源丨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