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SCI论文奖励政策受质疑,科研绩效该如何评价?(sci论文奖励标准)

理性认识和践行科研绩效激励指导政策

作者 | 马军

今年年初,教育部和科技部下发了系列学术评价政策。7月末,科技部再次下发指导文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

从这些文件出台后引发的反应来看,管理人员和一线科研人员对于所谓的SCI论文的作用,以及是否该给SCI论文奖励的争议不少。

高校SCI论文奖励政策受质疑,科研绩效该如何评价?(sci论文奖励标准)

科技部网站相关文件的截图

经过仔细学习相关文件,我认为:

1,SCI论文依然非常重要,但不能以影响因子和数量来评价学术贡献。

科研成果的载体和展现模式体现为技术转让,直接给企业和地方经济带来显著利润;发明专利的授权和SCI/EI期刊论文的发表,甚至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也是呈现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研究领域更是如此。

期刊论文发表是宣示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最快有效方式。期刊论文发表是宣示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最快有效方式。全世界SCI期刊9400多种,还有数千的EI期刊,数万的中文期刊。

至于论文发表在什么样的期刊,取决于多种因素。作者,审稿人,编辑以及经费支持力度。如果作者能准确评价自己的科研成果,那么容易选择恰当的期刊,这里面也有一个写作技能问题。

实际上,以我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17年的经验来看,虽然SCI期刊有等级,往往是比较平庸、跟风和热门研究内容更容易被审稿人和期刊接纳。太新的成果往往违背已有知识,容易被编辑和审稿人否定。

这种情况下,作者可以选取一些Open access的期刊争取快速发表,时间会检验真伪。

绝大多数期刊都有固定的审稿人和作者队伍,和学术编辑队伍。这些人的偏好决定了期刊的层次和版块选择。

因此,首次在一个陌生期刊发表第一篇论文还是困难非常大的,即使你在更高分区期刊发表了论文,不见得你一定能在“低端期刊”发表同样层次的学术研究论文。

有经验表明,如果要在那些名气大的一区期刊发表论文,多数情况下,你的作者里面没有那些“知名大牛和编辑”署名,或者没有那些有良好发表记录和高H因子研究人员的合作署名,在投递高影响因子和分区期刊时基本上会被形式审查拒掉。

因此,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也只是少数人的游戏,研究人员不必太在意这个影响因子。

实际上期刊的影响因子总是极少数论文贡献的。甚至出现了发表在一些知名期刊的论文引用接近于0的滑稽事情,而一些在低端期刊发表的论文却有很高的引用,甚至几十年后竟然作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主要支撑材料。

引用多只是表面这个话题研究的人比较多,更多的人能顺着这个话题继续开展研究和发表论文而已。任何人的一篇论文不能代表一个期刊,就像一个集体里个体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

目前的科技成果评价如基金申请,科技奖励申报都推行代表作。有的地方要求提供5篇代表作,有的要求提供10篇甚至15篇代表作。

实际上,SCI/EI论文的数量还是非常重要的,“一鸣惊人”总是比买彩票难度大多了,也是极端个案而已。从量变到质变这个基本道理是不能否认的,对于有些研究人员,每年随便发个SCI论文很容易,对于另外一些人发个中文核心期刊都难度非常大。

原因在于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时间投入有差别,一些研究团队每年产出的科研论文比较多无非三个原因: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有稳定的大量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全力以赴花费了数倍时间来投入研究。

当你在吃喝玩乐的时候,他们在坚持搞研究,成果能不增加吗?

所以,在科技评价中,除了倡导代表作,研究团队的成果数量也是值得考虑的。

2, 大学分级和教职人员的差异性是地方大学“科研成果计件制绩效”的土壤。

从985/211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因为经济体量和科教战略的导向,政策性地对大学分级和筛选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发展从此前的政策性计划扶持开始转向独立竞争下的“双一流”建设。

固定等级和分级下的一些大学没有把握历史机遇而被一些非重点大学所超越,因此,“双一流”建设是国内大学新的发展机遇,即不进步就要退步。

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入选清单来看,那些经过多年积累的985/211大学的绝大多数仍然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

国内对大学的各种排名情有独钟,虽然每种排行榜的侧重指标不一样,但这些排名还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有圈内人调侃到,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指标是ESI论文的评价(仍然是SCI论文的评价),因此大学里研究人员的体量(数量),ESI论文的10年总数量,总引用量,高被引论文数量,热点论文数量,前沿论文数量,单篇论文平均引用次数这六个指标。

但不要忘记,论文总是由科研人员,博士生和教职人员完成的,这些数量和相关指标一定程度上直接和间接反映了大学的综合实力。

如网友提到,一个没有独立学术研究和成果的大学老师,无论你把授课的技术手段玩遍花样,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和效果。

SCI论文的产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和研究机构获取科研经费的体量,基础研究能力和积累。

一些整天鼓吹全力投入本科教学,坚决反对发对发表SCI论文,认为发表论文会占据本科教学实践和时间是认识片面的。

实际上,本科教学的延伸也体现于基础研究上,除了基本的写作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SCI论文的发表也为本科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素材。

大学里为什么会有SCI/EI论文奖励呢?

最近两年一些大学的SCI论文奖励政策被质疑,一些大学对发表在CNS这些巨刊论文作者直接给教授职称和巨额奖金被质疑。

这是没有考虑到目前中国大学的分级、大学里教职人员的实际薪酬结构,各个大学水平差异性等因素。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大学对于那些拿到国字号帽子的人才实行年薪制,从各个大学的招聘薪酬广告就可以看出的。

但国内目前各种头衔的人才数量有限,虽然地方大学也搞一些人才帽子,但数量还是很少。

对于没有帽子的教职人员的薪酬分级就很重要了。对于重点大学来说,财政拨款和收入整体比较大,因此允许对绝大多数入编人员实行年薪制,根据你过去几年的学术成果贡献来评定你的薪酬标准。

整体上发达地区比中西部地区高校薪酬要高很多。

对于地方性大学和研究机构,因为财力有限,需要集中资源于某些学科,因此制定了一些短周期的科研奖励政策,粗暴的理解为:拿一个国家级项目奖励多少现金,发一篇SCI论文奖励若干奖金,获得一个发明专利授权给多少赏金,获得一个省级科技成果奖资助多少经费和绩效等。

实际上,大学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很多科研成果是导师们指导研究生完成的。

因为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差异,每个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数量不一样,这样必须对超过教学工作量的教职人员给予一定的绩效补偿,比如超课时费每节30-100元人民币。

那么,指导了研究生完成了科学研究成果,是否也该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绩效?答案是显然的,必须给,因为每个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和科研成果可能差异非常大。

如果彻底取消了这种教学实践的补贴显然是错误的,虽然很多人习惯把这些绩效补贴称作为“SCI论文奖金”。

高校SCI论文奖励政策受质疑,科研绩效该如何评价?(sci论文奖励标准)

那么,对于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以及导师自己独立完成的学术成果是否该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我认为是应该给,这是对教职人员劳动付出的肯定。

毕竟科技部并没有命令禁止对科研成果SCI论文奖励,只是要求不允许用国家专项经费奖励。

那么各所大学要根据自己实际的财力来确定预算比例,想一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间接经费里面都允许一定比例提取绩效给参与科研项目的人员。

问题关键是,如果把科研人员和指导研究生发表的SCI/EI论文,授权发明专利作为科研成果来激励,该以什么标准,这个应该考虑到各个大学的实际财力,而不能搞一刀切。

各个大学可以设定一个奖励上线标准阈值,动态调整。不能片面的把对科研成果奖励理解为SCI论文奖励,因为SCI/EI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展现方式,体现了劳动,也是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延伸和成果。

各个高校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指导性文件,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要有担当精神,充分考虑大学的差异性,教职人员的差异性,要适度体现学术研究的付出。

要明确工科和理科专业的区别,积极引导工科教职人员把精力投入到技术提升和创新,对理科教职人员的基础研究和教学付出要充分肯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分级实现年薪制,这样一定程度促进科研团队融合,减少科研个体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244552.html

编辑 | 宗华

排版 | 志海

不想错过中国科学报的推送?

关注并将我们星标吧!

方法如下 ↓

高校SCI论文奖励政策受质疑,科研绩效该如何评价?(sci论文奖励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下午12:11
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下午12:23

相关推荐

  • 四川省林草项目管理系统

    四川省林草项目管理系统 四川省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森林和草原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省份,四川省一直注重林草事业的发展,并不断探索创新林草项目管理系统。本文将介…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6日
    0
  • 建筑项目后台管理系统

    建筑项目后台管理系统 建筑项目后台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建筑项目的软件系统,可以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高质量标准。本文将介绍建筑项目后台管理系…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24日
    0
  • 科研项目步骤设计

    科研项目步骤设计 科研项目步骤设计是进行科研项目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步骤设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科研项目步骤设计原则,…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17日
    0
  •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工具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的产品研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高效的管理产品研发项目,企业采用了各种项目管理工具。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工具——敏捷开…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3日
    74
  • 北京这么多app定制开发公司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怎么避免踩坑(北京app制作开发公司哪家好)

      在选择北京的app定制开发公司时,为了避免踩坑并找到最适合的合作伙伴,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和高端建设的服务机构,…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7日
    38
  • 科研项目宣传介绍文案

    科研项目宣传介绍文案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研项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科研项目中,有些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有些则是探索未知的领域。 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项…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25日
    1
  • 我43岁年薪30万,资助了一个科研项目,它竟然改变了人类的未来。

    我叫李志强,今年43岁,是一家中型企业的技术部门主管,年薪30万。在外人看来,我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生活应该过得挺滋润。但实际上,我一直对科研充满热情,总梦想着能为这个世界…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18日
    65
  • 天网工程信息采集平台

    天网工程信息采集平台:构建数字化安全管理网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安全管理也逐渐走向数字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天网工程信息采集平台成为了现代…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8日
    13
  •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有哪些(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有哪些)

    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是软件开发和运维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管理代码,提高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随着软件的复杂性和规模的增长,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本文将…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8日
    86
  • 地方标准算科研项目吗

    科研项目是否按照地方标准进行划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科研项目是按照国家或国际标准进行划分的。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地方标准也可以被用作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这个话…

    科研百科 4天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