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意见,济南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以“城管工作站”为抓手,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搭建城市管理部门与社区居民互动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在全市908个社区设立“城管工作站”,城市管理进社区覆盖率达到90%。6月8日下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局局长杨建武,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念成带队观摩“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进展情况。
杨建武、刘念成一行首先来到历城区唐冶街道雪山片区城管工作站,观摩历城区城管工作站建设情况。唐冶街道办事处于2022年10月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聚焦群众身边的城市管理难题,树立“全民城管”意识,积极推行“管理+执法+服务”一体化,创新构建了“城市管理进社区”的“大城管”模式;创新构建了“街道城管科-片区工作站-社区工作站”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高标准建设了雪山片区、唐冶南片区、唐冶北片区3个片区工作站,打造了中新锦绣东社区为标准示范化社区的20个城管社区工作站,截至目前,历城区建成社区(村居)城管工作站113个。并在各城管工作站推行了“城市管理进社区便民服务联系卡”,在各单元楼栋张贴A3规格联系卡1万份,打造城管小陶、城管小赵、城管小田三个“城市管理进社区”形象代言人,向社区和居民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名片3万份,提升了城管工作形象,拉近了群众距离,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广泛参与和一致好评。
第二站来到历下区泉城路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观摩社区“智慧大脑”助力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
泉城路街道办事处现有“四个社区”,实现了智慧化管理全覆盖,城管工作站的设置也充分考虑到精准、便民、合理的思路,主要设置在了临街胡同、沿街院落,由被动发现(考核平台、12345、环保热线电话等)变为主动发现为主。城管工作站采取“7123”工作法,问题线索7分钟面对面,小事1天内办结不出格,大事2天社区办,难事3天内街道来解决。同时还有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横向纵向协同联动,以对话、协商方式达到社、民、商、政共赢目标。同时提出了“161”工作法,即第一个“1”是城管队员每天行走1万步,用脚步丈量辖区;“6”是每天上报处理6个即采即办件,比如垃圾暴漏、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最后一个“1”上报一个难办案件,并盯着处理,例如:路面破损,你上报了,盯着案件闭环,通过案件主动发现,逐渐减少辖区城市案件数量。
最后一站抵达槐荫区道德街街道新世界阳光花园城管工作站,观摩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坚持“1122工作思路”,即坚持党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新世界阳光花园社区、绿地新城社区两个特色城管工作站,建立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以智慧社区赋能城市管理,全面推行“158工作模式”,确保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成效,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城市管理服务品牌。社区“城管工作站”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站长,多部门携手,形成多元共治工作合力,建立10+3工作制度,使城管进社区工作做到统一、规范、有章可循。社区推进法律进社区、宣传进社区、职责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和执法进社区等5项内容进社区,为民服务零距离。联合城管、住建、司法、园林绿化、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业主八大主体力量,不断深化提升基层民主协商,从\”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转变,从\”封闭自有”向\”开放共享”转变,从\”分散自主\”向\”多元共促\”转变,从\”条块分治\”向\”协商共治\”转变。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业文 通讯员 宋振飞 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