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 开辟乡村治理新路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不断加强党建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构建起党领导下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格局,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英德市黎溪镇坚持加强党建赋能乡村治理,通过党建引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以“党建 自治”为基础,激活乡村治理内动力

自治是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模式,是党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直接体现。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方法是村民自治,根本保障是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生活变得好起来这一乡村振兴核心目的,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力,推动形成以党建引领为基础,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治理格局。

黎溪镇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以“党建 自治”为基础,通过织密建强村一级党支部,组建党员志愿队伍,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一是通过党建激活村民自我管理内动力。黎溪镇探索了“一村四社”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一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内,建立资金互助社、土地合作社、房屋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四个合作组织,村民将闲置的资金、房屋、土地等作价入股,由合作社统一调配、运营,合作社通过资金互助收益、资产经营收益、农资集中采购收益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盈余按照一定比例用于社员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及村庄公益事业的发展,其中盈余的大部分用来帮助长者社员进行养老分红。“一村四社”模式由镇党委领导,村两委主导,乡贤倡导,村民自愿参与、自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党委领导下村民自我管理的一项有益探索。

二是通过党建激活村民自我教育内动力。黎溪镇镇村党员共同组成了党员突击队和党群志愿者服务队“两支队伍”,积极在村民中开展科学防疫、普法教育、森林防火、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通过党建激活村民自我服务内动力。黎溪镇党委开展了乡村建设“五个”专项行动、城镇建设“五个”提升工程,通过党员模范与群众典范相结合,在党员的带领下积极发动村民进行自我服务,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旅农旅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发展。

以“党建 法治”为根本,强化乡村治理硬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作用。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现代化,更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重视农民群体的法治意识和农村社会法治建设,不断强化法治的保障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法治硬实力。

黎溪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党建 法治”为根本,不断完善乡村法治建设体系和普法教育环境,为乡村治理提供法治硬实力支撑——

一是党员干部带头学法守法。黎溪镇要求镇党委班子成员积极带头,党员广泛参与,认真学习研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有关乡村治理的法律法规,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号召全镇党员领导干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法治信仰,高水平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二是加大群众普法工作力度。在法治硬件建设方面,黎溪镇党委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等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园、普法文化墙、法治宣传阅览室等具体形式,构筑常态化法治乡村建设阵地。在普法宣传教育等软件工作方面,坚持以党员为骨干,以普法宣传志愿者为主体,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搞法治宣传,充分发挥共产党人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政治优势,以点带面,积极推动法治思想、法治理念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加强群众民主监督工作建设。黎溪镇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民主监督相结合,积极推动实现党的纪委监委常态化监督与村民自主监督充分融合,以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总体战略规划法治中国建设重要目标为指引,动员村民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各项监督事务中来。坚持政府信息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乡村自治事务、经济合作社规划和发展事务,以简明、扼要、实在的原则,主动公开群众想看的、看得懂的、方便看的和经常看的内容。通过强化法治监督工作,切实推动党的意志主张与人民意愿相统一,党的纪律制度规定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统一,努力构建党建引领下法治乡村建设长足有效发展的新格局。

以“党建 德治”为保障,增强乡村治理软实力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基础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新时代加强乡村道德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线,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依托,实现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黎溪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建 德治”为保障,立足本地社情民情,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乡村道德建设,增强乡村治理软实力——

一是坚持新时代乡村“德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发挥共产党员的道德引领作用。面对2022年6月份北江干流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黎溪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守抗洪一线、靠前指挥,共产党员坚持人民为先、冲锋在前,党员突击队累计转移群众超500人次,创造了特大洪灾无一群众伤亡的优异成绩。镇党委委员李鼎新同志为了保护群众生命和财产,牺牲在了抗洪指挥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意识,真正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道德丰碑。

二是坚持新时代乡村“德治”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号召全镇共产党员学习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同时,黎溪镇党委积极推动在村民群众中宣传党的光辉历史,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打造百年党史文化长廊、制作户外宣传牌和党史宣传专栏等形式,在全镇上下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推动干部群众积极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是坚持新时代乡村“德治”要有新方法、新路子,要走中国式农业农村“德治”建设道路。黎溪镇党委号召全镇干部群众,要做到既讲求法治又追求德治,既要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又要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镇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黎溪镇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工作,推动“乡风文明”责任牌上墙,引导村民把乡风文明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举办乡风文明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在村民中深入开展德治宣传和教育,有效发挥了德治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领导始终是我们实现乡村治理,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黎溪镇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党建与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我们更好地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金羊网 文/张克兵 吴肖兵)

本文为广东省委党校一般项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研究”(XYYB2021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克兵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吴肖兵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2日 上午8:29
下一篇 2023年6月22日 上午8: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