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契约化管理为突破口 推进机制改革走深走实 (上)(推行契约化管理)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化机械)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油气装备研发、制造与专业技术服务重点骨干企业,2012年底由中国石化机械制造板块整合重组而成,2015年7月在深交所整体上市。目前总股本7.78亿股、中国石化持股58.74%,总资产88.5亿元、净资产19.4亿元,用工总量5350人。公司下属四机公司、江钻公司、钢管分公司、三机分公司、四机赛瓦公司(持股65%)、机械研究院等9家分子公司40多个经营单位,主要分布在湖北武汉、荆州潜江等地。公司产品涵盖石油工程、油气开发、油气集输三大领域12项特色系列产品,覆盖陆地和海洋。公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所属各单位就走出去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了较强的市场意识、品牌形象、产品竞争力和营销服务能力,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石化优秀品牌”等多项荣誉。国内市场覆盖全国各油气生产区域,牙轮钻头、固压装备市场占有率80%以上、钻修装备50%以上。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中东、南美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牙轮钻头国际市场占有率20%,钻修井机累计出口1000多台,固压装备累计出口200多台。

一、实施背景

2015年整体上市以来,坚定“打造大国利器,支撑油气发展”的初心使命,推进深化改革,先后完成党建入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瘦身健体等多项重大改革调整。在持续深化改革、奋力竞进超越的攻坚时期,遭遇石油市场寒冬,国内外石油装备需求断崖式下跌,公司及下属多个业务单元出现严重亏损,尤其是2017年,面临“如果连续两年亏损将戴上‘ST’帽子”的空前压力。面对外部挑战,石化机械刀刃向内深挖病灶,深入剖析经营活力不强、市场压力传递不到位等深层次矛盾。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聚焦效率效益的市场意识不强。石化机械因改革而生,但滋生平均主义、依赖情结、“铁饭碗” “大锅饭”等思想观念的土壤并未铲除,“先算再干,边算边干”“算细账、细算账”“一切围绕市场干”的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市场意识欠缺,光干活不算账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面对低油价、市场化的严峻考验,部分干部员工和业务单元依然怀抱国企情节,“等”和“熬”的消极心态,“政策保护”“总部兜底”的错误想法,制约和阻碍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完善,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不足。决策方面。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各层级决策前置审批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不能及时应对快速市场变化,授权放权行权需要进一步改进。经营方面。公司各单位虽较早走向市场,但市场是根的经营理念还达不到一流公司的水平,市场压力传递不到位,各级经营主体主观能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存在内部经营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亏损业务单元多等突出问题。

三是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活,干事创业的激情不高。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方面,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考评体系尚不完善,管理人员“上”的方式单一,“下”的力度不够。在“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方面,市场化流动和退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用工水平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存在差距。在“能上能下”的薪酬分配方面,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挂钩不紧密,效益效率导向还不鲜明,市场化分配力度不够。总体上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

(二)应对的策略

面对困境,石化机械深刻领会国企改革要义,深入研究自身发展实际,努力破题求变。

一是在策略上求“实”面对市场寒冬,公司班子组织系统学习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精神及政策文件,对《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通过责权利相统一,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促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等精神,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标先进,组织工作专班先后5次到中国一重、中国二重、新兴际华、中集集团等单位调研学习吸收经验,明确改革攻关的具体方向和路径,完成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经集团公司审核通过后报备国资委。在此基础上,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大讨论,为深化改革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二是在推进上求“实”。公司作为中石化集团装备制造板块的核心企业,作为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试点单位,争当改革“尖兵”,以契约化管理为突破口,迈开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步伐,全面带动综合改革向前推进。2016年选择2家亏损最为严重的三级基层单位率先实施契约式经营。2017年出台《契约化管理实施办法》《契约式经营财务管理办法》等,做到有章可循,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业务单元,将契约式经营扩大到10家。2018年以国资委“双百行动”为动力,提级扩面,将契约式经营扩大到分子公司。2019年落实公司“13336”战略,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契约化管理进一步深入。3年来,公司契约化管理从试点、铺开到深入实践,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一步步走深走实,形成了一套贴近市场、灵活高效、活力迸发的长效发展机制,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领先油气装备企业奠定了基础。

二、管理内涵及创新点

(一)理论依据

契约理论。关于合同关系各方关系、方式、内容等方面的理论。主要原则:各方地位平等,自由协商一致形成约定,权利义务对等。据此,企业内部组织(公司与业务单元经营团队)在双方意愿一致的情况下,制定企业内部契约,以协议形式建立一种具有法律法规效力的契约关联关系。

最优薪酬契约理论。协调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冲突,提供一种最优薪酬激励契约,一方面吸引、激励经营者作出符合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和行动,一方面是确保代理成本最小化。

契约式经营。在契约理论和最优薪酬契约理论指导下,改变过去上指下派、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加大放权授权力度,公司通过与竞聘产生的经营团队签订书面协议,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内部契约明确双方权责,明确业务单元经营目标和发展任务,明确管控边界和规则,建立与目标任务相匹配的薪酬激励机制,形成具有刚性约束力和较强激励效应的经营管理模式。

(二)主要内涵

遵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市场化发展的战略方向,在相关理论指引下,将市场经济法则在内部单元拓展延伸,推动内部单元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契约关系弱化行政隶属,加大放权授权,为自主经营和机制改革铺平道路。具体是以契约为纽带,以赋权配责为核心,以激活力提效率提升发展能力为目的,在内控管理的范围内,向内部单元的经营团队下放“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并通过有效的目标牵引、契约约束与激励考核等机制,形成“人财物”相对独立、“责权利”相对统一的契约式管理模式;同时在契约式经营模式的牵引下,有效推动 “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能多能少”的薪酬分配等制度改革破题。

以刚性契约传递市场压力,倒逼经营主体发挥潜能,敢闯敢试,主动出击。对于内部单元来说,经营团队在直接承担经营压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公司所赋予的权限,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激励考核机制,优化资源分配等富有成效的特色工作,有效地传递了市场压力,调动了员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公司与内部单元、经营团队与内部单元员工目标一致、利益趋同的良好经营局面。

(三)主要创新点

石化机械契约式经营,不论是方案制定还是过程推进,唯一强调的是“抓实”和“落实”。

1.抓实“身份契约化”,落实能上能下。以“公开选聘 竞争上岗”方式,选聘经营团队,参加竞聘者不限身份和级别。通过协议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明确管理者身份,续聘和退出按照契约执行。

2.抓实“指标契约化”,落实市场倒逼。

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对标公司最好成绩、对标内部单元自身最好水平”,确定指标,通过协议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推动经营主体与市场接轨;通过划小核算等精益管理工具,帮助各业务单元层层分解责任,实现各层级契约化指标倒逼。

3. 抓实“权责契约化”,落实放管服和自主经营。

以契约的形式明确经营者权责,按照“能授则授、能放尽放”的原则向各经营团队分类下放用人权、财权和物权等各种权力,促进自主经营。同时抓好管控,保障自主经营。

4.抓实“兑现契约化”,落实激励约束激发经营活力。通过协议明确经营团队年度和认为目标,依据契约,对经营团队严格执行“年度 任期”双目标约束激励机制。

三、主要做法

以契约为纽带,以赋权配责为核心,以激活力提效率提升竞争力为目的,构建完善四个机制,攻坚破解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压力传递不足、自主经营活力不足等突出矛盾,闯出改革新路,发挥机制力量。

(一)实施“竞争性选聘”,突出契约化,完善市场化用人机制

1.精心选择内部单元,试点契约式经营。以“产品或服务能够单独面向市场、业务可相对独立运营、经营结果可以单独核算”为原则,先后从公司40多个业务单元中,选择出江钻公司热处理厂、承德江钻、江汉机械厂,四机公司的高压管汇公司、世纪派创公司,钢管分公司的高频厂、弯管厂,三机公司的技术服务公司等10多家三级单位推进契约式经营,从9家二级单位中选择四机赛瓦公司推进实施契约式经营。

2.落实“赛马”机制,实施契约化选聘。制定实施《石化机械推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推行“公开选聘 竞争上岗”选人用人,在公司机关率先推行公开竞聘。对所有契约式经营团队全部通过公开竞聘产生,应聘者不限身份级别和单位。经营团队人数根据业务单元的规模确定,选聘方案由上级单位制定,职工代表在评审组中占到一定比例,全程参与监督,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以契约化管理为突破口 推进机制改革走深走实 (上)(推行契约化管理)

图1 契约化选聘相关材料

3.取消行政级别,实施契约化管理。对竞聘产生的经营团队,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以契约形式明确管理者身份和效力,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契约化管理。对完成契约经营经营目标的团队优先续聘。

4.破除能上不能下,实施契约化退出。将经营业绩作为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对未完成契约经营经营目标的团队,按照协议直接解聘或退出到人力资源池,形成了上岗靠竞争、任职凭能力的鲜明导向。2017年以来,累计60多个团队先后参与公司二、三级单位竞聘,40多名不同级别员工进入契约式经营管理层, 2个团队、4名管理者先后被解聘,9名中层领导人员和28名基层领导人员先后受到通报批评或其他处理。

(二)实施“市场对标”,强化指标约束,完善市场倒逼经营机制

变革粗放管理模式,通过对标市场水平开展倒逼和对标契约指标开展倒逼,有效传递经营压力。

1.对标市场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开展以“对标国际一流、对标公司最好好成绩、对标自身最好水平”为内容的市场对标,全面梳理经营要素,比对赶超空间,依托大数据,建成市场牵引为导向的经营指标评价体系。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两项,既考虑业务单元短期与长期发展的需要,又考虑经营和管理的统筹协调。经营指标的核算以上级公司的综合审计结果为准。二是管理指标。包括HSE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精益管理、应收账款余额、存货余额、成本控制、党建工作等,目的是帮助指导经营团队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同时确保经营过程的规范有序。管理指标的核算以上级专业职能部门的评价结果为准。三是激励约束指标。包括安全、质量、挖潜增效、重点督办工作、应收账款账期、存货积压等。该类指标的好与坏,将对业务单元当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和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作为契约经营过程的“红线”,完成情况将直接与经营团队的薪酬考核硬性挂钩。四是发展指标。包括市场进步、技术创新、产品结构、成本控制、劳效水平等方面,主要衡量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以鼓励进步为主。

对具体经营单元,公司综合各种因素,按照“能够实现、促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契约式经营单位的具体指标,推动经营单元直接与市场对标,拉动经营水平提升。

2.对标契约指标开展倒逼。各经营团队确认指标、缴纳风险抵押金后,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确风险抵押金与指标执行的对应关系,有效传递市场压力。各单位变压力为动力,借力公司精益管理成本模块工具,主动推进划小核算,量化核算标准、强化信息支撑,将指标全过程分解,将市场倒逼经营机制引入到内部各流程、各岗位。

以契约化管理为突破口 推进机制改革走深走实 (上)(推行契约化管理)

图2 契约指标体系

一是细化核算单元目标成本各单位层层细分班组、工段,形成工序目标成本,建立原单位基准库,逐级向下设立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并保持持续动态优化。2017年开始试点划小核算单元,目前已推广至142个业务班组,覆盖了主要生产经营业务,形成了基层厂、班组与成本费用项目二维成本管理月度报表,建立了1324项重点成本费用原单位基准库,保持与市场同步优化更新。

以契约化管理为突破口 推进机制改革走深走实 (上)(推行契约化管理)

图3 成本细分表

二是量化核算单元考评标准。各单位考核指标细化到生产分厂、班组,直接与各相关工序成本挂钩,班组量化落实到个人。在各项契约指标的倒逼下,员工收入和工序成本紧密相关,成本上升员工直面压力,利润提高员工直接受益,完成工序成本目标考核系数为1.0,工序成本降低考核系数最高1.5,工序成本升高考核系数最低0.5。通过岗位绩效挂钩考核,基层生产单位同一岗位绩效收入差距达到50%;部分创效岗位由于绩效突出,年收入增幅达到40%以上,超过企业效益平均增幅50%。

以契约化管理为突破口 推进机制改革走深走实 (上)(推行契约化管理)

图4 契核算单元考评标准

三是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应用。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变革优化,打破原有的业务分段运行、以职能管控为主的组织模式,形成以信息支撑为主、职能管控为辅的流程型组织架构,明确部门、岗位、个人流程权责,近2年业务运行效率总体提高30%左右。依托信息化系统,对142个核算单元的成本归集,做到日清日结,实时准确有效提供成本数据,实时发现近200项次成本异常,及时促进整改提升。

通过市场倒逼和指标倒逼,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主动担责任局面,设计开发、积压物资利用、采购降本、设备降本、刀具降本等挖潜增效工作成为常态,成本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自2017年以来,不同产品毛利率提升2%-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5日 上午9:39
下一篇 2023年6月15日 上午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