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又是什么?作为区属国有企业又该怎样推动改革?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企改革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我们来看看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当今西方关注国企改革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中世纪的封建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批国家,在其初期则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其中的一些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此前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些国家如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发展,更大范围内则处在萌芽状态。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初期和中期,这些国家曾有过工业和经济的高度增长,但体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促使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那么,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应该怎样推动企业改革?那就要从国有企业怎样落实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做起。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确保政治责任落实。要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自身政治建设、廉洁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完善内部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结构体系,作为推进改革的内生动力,继续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二是探索开发现代化运营模式,确保经济责任落实。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方法和路径,以公司发展思路为指导,加强特色党建品牌建设,补齐短板,发挥专长,实现招商引资、运营管理、资产使用、“腾笼换鸟”取得新突破。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化自身作用,确保社会责任落实。结合公司专业园区管理运营、招商引资等优势,深入探索落实社会责任的有效举措,将疫情防控怎么防、接诉即办怎么办、帮扶协作怎么帮、平安建设怎么建、创城攻坚怎么创等任务作为外在力量,融入党建品牌建设,贯穿于公司经营与治理各个环节,推动公司在新时代新的赶考路上有新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