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村改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做好村改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当前,村改社区是推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从农村向城市转变,有序推进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少村改社区党组织还未能适应城镇化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党建出现“跟不上”“慢半拍”现象。必须在村改社区党建工作上再加把劲、跟上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服务党员群众。

织密基层组织。随着村改社区外来人员数量持续增多,很多新建住宅小区未能及时跟进建立党组织,仅靠小区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一些新建安置小区党组织有名无实,长期不开展党的活动,沦为“空壳”;另外,社区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出大量“两新”组织,而社区党组织工作跟进不及时,致使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两个覆盖”出现空白。如何更好地织密党的组织体系,发挥村改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笔者认为,应该创新党支部设置方式,对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深入排查、建立台账。根据实际情况,聚焦新建小区等重点区域、“两新”组织等薄弱领域,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建、挂靠建等方式,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党组织,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实现哪里有党员、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党的活动。同时,对组织生活不正常或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党组织,该调整的调整、该撤销的撤销,推动组织设置更加科学。

创新教育管理。当前,村改社区党组织普遍延续“墙上党建”、读报念稿等传统做法,对多媒体技术、手机网络平台等新方式数量庞大,市场经济意识冲淡了部分党员的组织观念,“口袋党员”现象日益突出,组织生活不正常不规范问题严重。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

村改社区党组织要顺应城镇化过程中党员年轻化、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流动加剧的趋势,转变只管理“村籍”党员的惯性,搭建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站,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和平台,建立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准确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学习需求,提供富含党味、符合口味、体现风味的党性教育,让组织生活更加“鲜活”,切实提升党员教育活动质量,不断激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上午8:52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上午9: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