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8月5日电 (秦志伟、赵永新)8月1日是西藏农民欢庆丰收的“望果节”,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麦村的村民们今年格外欢喜。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借助内地的粉垄耕作技术,青稞每亩能增产20%多!
粉垄技术是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团队历经10年攻关发明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具有深松、深耕、不乱土层等特点,广泛适应于旱地作物,已在全国25个省份、36种作物上成功应用,具有增产、提质、保水、改善生态等综合效果。
今年3月,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湖南省援藏工作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实施“青稞粉垄农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该项目由山南市农业农村局和湖南省科技厅援藏专项提供经费支持,预期青稞每亩增产8%以上。
8月1日,西藏山南市青稞粉垄栽培技术现场验收会在克麦村举行。来自湖南、西藏、江西、福建等地的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结果表明,粉垄青稞折干亩产381.1公斤,比常规栽培增产63.6公斤,增幅达20.03%。与此同时,折算后的粉垄栽培生物量为1408公斤/亩,比常规栽培增加了412.1公斤/亩,增幅高达41.38%。
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2018年西藏青稞播种面积为210多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5%;总产量约8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77%。
随着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青稞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增加青稞产量、提高青稞质量,成为西藏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西藏实施青稞总产提高和单产提升的“双增长”行动,确保到2020年青稞总产超过80万吨,单产增加25公斤。
项目负责人、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朝霞介绍,前期试验发现,粉垄后青稞出苗率高,出穗整齐,根系发达;在同等水肥条件下,粉垄青稞较常规较常规栽培穗粒数明显增加,理论增产可达15%。现场测产结果令她格外高兴:“粉垄栽培是实现青稞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
青稞大丰收,引来许多村名驻足围观。“粉垄技术亚古都(亚古都为藏语,“好”的意思)!”眼见为实,原本将信将疑的克麦村村民巴桑多吉高兴地说:“这个技术不仅减少了体力劳动、花钱少,而且还能大幅增产,真是了不起!”
韦本辉告诉记者,粉垄栽培技术首次在西藏应用,意义重大。他希望,该技术在西藏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而造福于广大藏族同胞。
据悉,山南市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粉垄栽培技术在该市粮食主产区试点,创建高产典型示范片3~5个,示范规模1000亩以上,辐射带动青稞产区增产提效。
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山南市委副书记吴巨培现场调研了青稞粉垄栽培技术。他认为,对山南市而言,该技术使青稞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值得大范围推广。他建议进一步发挥粉垄栽培技术的应用潜力,推动该技术应用领域从青稞向小麦、油菜等其他农作物延伸,兼顾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协同发展。
原文链接: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9/0805/c1007-31276730.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