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毕舸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其中,与科研高度相关的基础研究经费比上年增长23.9%,占R&D经费比重为6.50%,比上年提升0.49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考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之路如何走,这份公报显然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决心不减反增,全社会科研投入再创新高。围绕关系到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所在,无论是重大科技前沿攻关项目,还是新能源、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逐步应用于众多市场领域的新兴技术,政府和企业都抱有长期主义,不断扩大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范围。尤其是针对某些“卡脖子”领域,通过政策引导、专项资金以及市场激励,正在形成专业人才与科研资金的双向增量,这也体现出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朝着更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更能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方向迈进。
当然,全社会科研投入的增加,也给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命题,就是如何用好花好科研经费。这首先体现在科研经费的配置机制更加科学化、更能符合科技研发规律上。
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虽然我国总体科研投入不断提升,但科研经费投入结构仍有不合理之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偏低。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然而,基础研究周期长、投入大,之前某些管理机制存在不够合理之处,这导致了部分研究机构及企业在此方面投入不足。
对以专项拨款为主的研究机构而言,需要加快基础研究经费管理体制改革。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仅中央、国务院层面印发的针对或涉及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文件就有四份,最近一份是2021年《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涉及预算编制简化、间接经费比例等25个方面,其改革方向就是要从传统的项目考核制转为更符合科研规律、更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新型管理模式。
当然,科研经费配置体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路”还很长,要继续朝着加大经费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合理性,打造科研人员不论年龄资历、唯才是用、专注科研的良好氛围,放手给更多有才华和梦想的年轻人以用武之地的改革方向前进。同时在薪酬、奖金、职称等配套举措上不断完善,让大胆创新、勇于付出的科研人员获得应有的精神和物质回报,从而形成人、财、物资源配置边界清晰、责权对等的新发展模式。
其次,对企业而言,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同时辅之以更多激励手段,对企业科研投入加大税费减免等优惠力度,还要发挥地方各类种子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的作用,对具有重大影响与广阔发展前景的科研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为企业提供急需资金。
而针对科技研发与应用相结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研发组织建设,则关系到科研经费的市场产出最大化。近年来,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探索不断,如华为已与300多家高校合作建立了169个创新实验室,腾讯近期与深圳大学签署全新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打造校企合作与融合发展的典范。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战略协议宣布将双方共建的人工智能特色班(腾班),从本科招生扩展至硕士、博士。
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加强科学研究交流和合作,能够推动高校科研人才机制与市场发展趋势的对接,还能让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市场一线的实验室”,推进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取得更多符合市场新兴产业所需的成果,提升市场转化率,进而构建让科技与市场更高效对接,创新成果为全社会、全产业共享的新型产教研发展模式。
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要素。科研经费作为科技发展的关键资源之一,在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配置和使用机制,持续激发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等参与各方的机制创新能力,将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