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是我校示范校建设方案的项目之一。多年来,我校以物流管理省级示范专业为龙头,带动报关与国际货运、公路运输与管理、电子商务、港口与航运管理四个相关专业全面发展,主要是紧密结合交通行业、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了各专业。

于2001年招生的物流管理专业填补了北方地区该专业的空白,“2 1”的半订单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奠定了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以该专业为重点的师资队伍、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全面展开,五个专业资源共享,更加促进了交通经济与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的工作。借助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衍生出“沈阳诚誉物流教育培训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由物流系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管理。

一、项目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在2000年抓住机遇申报新专业成功,于2001年在北方地区率先招生。经过3年建设,在2004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试点专业,200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示范专业。该专业有一门省级精品课。近年来为物流企业生产一线输送毕业生354人,目前在校生215人,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7人,实训教师15人,硕士7名,在读硕士3名,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1%,讲师5人,助教3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88%;外聘兼职教师13人,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比例为41%,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2.4%;40岁以下教师硕士比例达到43%。

能够与物流管理专业资源共享的相关专业有报关与国际货运、公路运输与管理、电子商务、港口与航运管理四个专业。其中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于2006年申报成功,并计划于2007年招生。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从2004年始,近三年招生人数分别为72、82、71人;报到率为分别为93.1%、92.7%、93%,近三年的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8.21%、95.24%和95.62%。

通过对该专业近两年(2004年、2005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表明,毕业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强,上手快,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达93%以上。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报考率高,录取分数高,报到率高,就业率高”的良性循环。

物流技术实训中心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五个实训中心之一,建筑面积925平方米,设备和软件总值120万元。该中心配备能容纳120人的多媒体室,三个模拟实训室,一个物流资料展示室,是大连长波物流有限公司、沈阳金运博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7个。

依托2002年11月成立的交通经济与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物流技术实训中心和精良的师资队伍,三年来面向交通行业、物流行业、兄弟院校共培训物流师、国际商务单证员、电子商务师、条码技术资格、货代员、道路危险品运输职业资格、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师资培训等1350人。由该专业教师主持的《物流管理实务专业“2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得2005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11月结题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12月结题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项目《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2004年6月结题我校项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技能标准的研究》。由该专业教师主持的在研项目有辽宁省交通厅两个项目《辽宁省现代物流发展及客运集约化政策研究》和《辽宁省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发展布局研究》;交通职教委项目《交通职业院校市场竞争力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由该专业教师参与的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产学研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于2005年11月结题。

为保证该专业的健康发展,适应企业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学校共赢,加入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企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辽宁省货代协会、辽宁省港口协会。

二、建设目标

到2008年,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辐射带动能力,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培训并重的高水平示范性专业。

根据这个总体目标,到2008年的具体指标:

1.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950名。

2.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总数要达到40人;聘用兼职教师达到16人。省级优秀专业带头人1人以上。教授达到5名。梯队结构合理。

3.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明显增加,争取更多的横向科研项目,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在进一步优化校级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争取承担省部级项目年递增2项。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年递增2本,高水平学术论文年递增5篇。

4.物流技术实训中心建成设备先进、资源共享、特色鲜明、开放服务的实训基地。

5.积极探索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的新途径。

三、建设思路

该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设计培养方案,有效利用高职教育的紧缺资源,共享师资、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按照产学研的办学模式实现企业和学生的供需平衡。以项目教学法完成核心课程(实训)的教学任务,以精干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的应用性、职业化的特征。

方案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应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尽快适应社会需求。以物流管理省级示范专业为龙头辐射相关四个专业,即报关与国际货运、公路运输与管理、电子商务和港口与航运管理。

四、建设内容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

1.专业标准

依据物流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建设标准。

(1)物流业者经营瓶颈

物流业者经营瓶颈——作业面瓶颈

第三方物流企业

企业物流部门

配送作业难度高

拣货作业难度高

信息作业多繁琐

商品控管人才荒

日工作时间冗长

作业时效压缩大

客户服务压力大

物流业者经营瓶颈——管理面瓶颈

第三方物流企业

企业物流部门

人才不足

人才不足

信息不强

流程不佳

财力不厚

资源不多

服务不全

信息不强

货源不稳

物流业者经营瓶颈——经营面瓶颈

第三方物流企业

企业物流部门

产业标准不足

物流资源不足

物流教育不足

物流战略不明

投入资本不足

内外环境不全

网络建设不足

关联知识不足

(2)物流人才养成要求

仓管员

工作属性

工作时间长、有数字概念、体力佳

工作技能

操作叉车、拖板车、RF、CAPS

学历要求

中专、大专

工作内容

装卸、验收、入库、补货、拣货、复核、整仓、退货整理、流通加工、环境清洁、储位整理、库存盘点

招募来源

张贴、介绍、人力市场、外地招工、产学合作、岗位轮调

配运员

工作属性

工作时间长、有数字概念、眼力佳、反应快、客服观念好

工作技能

驾驶证、拖板车、GIS、GPS

学历要求

中专、大专

工作内容

车辆一级保养、路线安排、点货上车、行车安全、交货验收、入库上架、退货点收、异常处理、回程提货、交单回报、洗车收班

招募来源

张贴、介绍、人力市场

信息员

工作属性

有数字概念、反应快、客服观念好、信息处理能力、沟通技巧佳、了解流程

工作技能

输入速度、单据整理、RF操作

学历要求

中专、大专

工作内容

接单、核单、批价、回单、查单、异常回报、盘点

招募来源

张贴、介绍、人力市场、产学合作、岗位轮调

作业层主管

工作属性

了解作业员技能、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培训作业员、抗压性强、以身作则、现场管理、撰写SOP

工作技能

物流技术、物流管理

学历要求

中专、大专

工作内容

新人培训、工作计划、工作分配、作业绩效考核

招募来源

岗位升迁、人力市场、介绍

物流中层主管

工作属性

了解作业层主管技能、撰写质量流程、物流预测、物流计划、成本控制

工作技能

物流技术、物流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

学历要求

中专、大专、本科

工作内容

干部培训、流程优化、工作计划、工作分配、管理绩效考核

招募来源

岗位升迁、人力市场、介绍

物流中心主管

工作属性

了解中层主管技能、物流质量设计、物流成效分析、物流文化塑造、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设计

工作技能

物流技术、物流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物流战略、物流价值工程、物流中心兴建规划、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物流业务开发、商业谈判、SCM

学历要求

大专、本科、研究生

工作内容

干部培训、流程优化、工作计划、工作分配、管理绩效考核、市场营销、客户关系

招募来源

岗位升迁、人力市场

(3)实训课程设计

物流作业层实训模块

物流管理层实训模块

物流规划层实训模块

1.1物流中心设立

2.1物流人员管理

3.1物流战略规划

1.2物流仓储作业

2.2物流仓储管理

3.2物流需求规划

1.3物流配送作业

2.3物流货品管理

3.3物流选址规划

1.4物流信息作业

2.4物流车辆管理

3.4物流系统规划

2.5物流信息管理

3.5物流品保规划

2.6物流业务管理

3.6物流设施设备规划

2.7物流成本管理

3.7物流组织规划

2.8物流加工管理

3.8物流流程规划

3.9物流信息规划

(4)实训教材

实训大纲,包括三项内容:

学习目标:说明实训学生被要求的规格。

掌握技能:说明学生实训后的实操能力。

考核标准: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

实训手册,包括三项内容:

教学计划:说明教师实训内容、步骤。

教学教具:说明教师必须准备的教具。

考核方法:说明教师评价考核学生的方法。

2.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课程体系追求整体优化,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面向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

现代企业发展对员工的要求与传统企业劳动组织的区别

传统企业劳动组织方式

(泰勒模式)

现代企业劳动组织方式

(精益模式)

现代企业对其

员工的素质要求

等级分明;

决策由中央领导机构做出;

领导层减少;

每个人都必须对一定的行为负责,具有一定的权限;

决策能力;

责任心;

组织领导能力;

分工明确;

任务单一;

常以小组作业方式工作;

需跨专业、跨工种工作;

合作能力;

方法能力;

灵活性;

自信心;

通过采用新技术

而发生跳跃性发展;

通过不断革新而逐渐发展;

创造性;

工作积极性;

缺陷和错误在终了时

被发现浪费大;

缺陷和错误由工作者本人发现并排除;

浪费小;

质量意识;

自我批评能力;

工作时间固定;

工作时间灵活;

纪律性;

责任心;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职业行动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综合性课程——教学项目。因此,课程改革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①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

②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发校内教材,丰富教材形态,教材与企业运作流程、工作任务的电子教材相辅相成,建立特色鲜明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2)综合化和案例性的课程开发

①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围绕职业基础课和技能课,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②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围绕核心课程,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3)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过程行动化

①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

②让学生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结合办学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紧缺人才需求,逐步拓展以“基地”为纽带,以“合作项目”为支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建设。计划到2008年底实现与3个校外实习基地深度合作,实现共赢。

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我们与大连长波物流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企业为我们提供实习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带薪顶岗实习长达6个月,提供长波物流奖学金、长波物流助学金、长波校园文化活动基金。我们作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并为企业做短期培训。企业也为专任教师锻炼提供平台,共同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双方互惠互利,并在企业运营业务层面达成合作共识。

精干的师资队伍,软硬件配备精良的物流技术实训中心,为企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培训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程度高的平台。面向广大的物流业者,计划培训5000人次。

计划科研、教研省级以上课题每年新增2项。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强化教学工作与生产、管理、服务实际的结合,研究和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途径,确保人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继续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与各行业协会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获得来自企业的第一手资料;校外实习基地采用考核淘汰与吸纳新企业相结合,满足学生“零距离”就业。

(三)师资队伍建设

以优化职称、学历结构、强化专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以双师型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培养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通过对内培养、对外引进的方式,力争到2008年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到2008年实现如下目标:

1.教师队伍数量和规模:根据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发展规划,到2008年普通在校生规模稳定在950名。教师队伍的规模,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兼职补充”的原则,专任教师总数达到40人,聘用兼职教师达到16人。

2.教师队伍结构:

(1)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副教授(含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数的43%,其中教授要达到5名。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特别是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平均年龄要在38岁以下。

(2)学历层次: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45%以上。

(3)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合理,规模适当,能充分保证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3.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2名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5名专业骨干教师。

4.“双师型”教师:通过培训和引进,使“双师型”教师(包括有专业技术职务、有专业资格证书、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数达到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总人数的90%。

师资队伍建设内容:

按照开放性与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以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建设为依托,以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为核心,引进、培养和外聘相结合,工作与学习(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职业道德与双师素质提高相结合,逐步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双师结构完善、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根据学校“十一五”总体规划及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和师资队伍现状,重点建设好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师德风范,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和人才观。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事业、献身教育、乐于奉献、安心从教、勤奋任教、优质施教的教师队伍。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及时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2.学历、学位提升建设

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改善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是物流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的学术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发挥。因此,物流专业群首先要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目标,通过引进、培养、外聘,使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达到建设的要求。其次,以2008年物流专业群学生达到950人为目标,做好高学历学位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学校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以改善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

3.“双师”素质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衡量标准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相应技术岗位的实践经验。鼓励专业教师获取与专业有关的专业技术职称,成为名副其实的拥有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与专业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制订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的具体实施办法。

4.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工程

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40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1—3年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相关专业发展需要,能在教学和专业建设中真正发挥示范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外聘专家讲学,到内地培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参加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参与生产第一线实践活动等进行骨干教师的培养。根据物流专业群建设实际需求,以激发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制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认定和考核办法,形成系统、连续的骨干教师培养、认定机制,使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坚实、合理的梯队结构。

5.专业带头人建设

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术水平较高、专业造诣深、双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到2008年实现培养和引进2名专业带头人的目标。

6.专业能力建设

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水平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专业能力建设实现如下目标:(1)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物流管理专业将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学历提高和业务进修、教学研究等,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能跟踪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2)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物流管理专业规划和设计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建立和完善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更新机制,组织教师轮流到系研究所、培训公司、培训学校顶岗工作,定期对其专业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和培训。(3)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需要,构建有效的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培养其整合课程、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授课体系。(4)提高科研水平。出台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教研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科研成果,以科研成果带动教学工作,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相促进的发展之路。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保障机制:

1.转变教师观念

物流专业群结合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每年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同时聘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和交流,开拓视野,更新观念。

2.设立师资培养专项基金

师资培养专项基金根据物流专业群发展状况设立,每年不少于20万元,用于学历教育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出国考察进修等。基金主要用于教师的业务、实践进修培训,教师引进和新教师的培养,以及开展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等。

3.形成开放式的专业师资使用机制

尽快形成开放式的专业师资使用机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政策支持,制定引进教师的特殊政策,给予被引进者较高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吸引一些行业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加入到专业师资队伍中来,把先进的技术技能带进学校,带进课堂,使学校教育真正紧贴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加强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专业能力强的外校教师及实践技能强的社会各行业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等任教,有针对性地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4.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教师任课资格、教师业绩考核、专业能力提升、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外聘教师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使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过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5.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师资评聘与奖惩机制

在上述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训练、考核、竞赛、评比、奖励的具体措施。分配上向一线教师,特别是业绩突出、贡献大的教师倾斜。如,对已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在享受岗位津贴、参加职称评聘中均有优惠政策,允许低职高聘;对达不到目标的教师采取调离教学岗位或安排待岗等措施。骨干教师的考核、评比、奖励等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并与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共计139万元。

2007-2008年人才引进所需资金(单位:万元)

类别

专业带头人

高级应用性人才

企业(行业)专家

实验指导教师

人数

1

3

2

2

资金

30

15

50

4

2007-2008年师资队伍培养所需资金(单位:万元)

类别

实践能力培训

专业带头人培养

创新团队

骨干教师培养

学历(学位)进修

数量

12

2

1

6

2

资金

6

4

20

6

4

(四)物流技术实训中心建设

为充分发挥我校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开放共享,满足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对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结合我校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学校财力以及现有用房的实际情况和实训中心建设发展要求,本着统筹规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的原则,制定2006年到2008年物流技术实训中心3年建设规划。

物流技术实训中心最终完成需要投入人民币500万元,按项目规划,2008年9月建成。物流技术实训中心三期建设完成后,建筑面积将达到1500平方米,规划有2个现代化多媒体实训室、3个专业模拟室、条码实验室及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室。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利用我校所处的区位优势,发挥共享性实训中心的作用,形成公共教育资源,我省其他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可到我校实训中心实训或可借助网络完成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职业技能。另外,中心将结合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资源和趋势为企业举办各种专项中、短期培训班,帮助企业实现从单一物流服务向能提供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物流企业转变。

1.物流模拟实训室(扩建)

与大连长波物流公司等管理先进、类型不同的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加强物流模拟室的内涵建设。把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实际运作流程、软件信息系统、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运行单证等搬到模拟室,以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做到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相结合。并制定物流企业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成为区域领先的物流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公路运输与管理模拟室(扩建)

与辽宁虎跃客运有限公司、沈阳运输集团等企业合作,把涉及到公路客运、货运、危险品运输及零担运输等公路运输运作模式、流程、单证、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搬到实训室,以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做到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相结合。并制定道路运输企业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成为区域领先的道路运输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报关与国际货运模拟实训室(扩建)

与辽宁金运博远国际物流公司等企业合作,把涉及到报关、货代(公路、铁路、水运)、国际贸易等相关企业运作模式、流程、单证、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搬到实训室,以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做到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相结合。并制定道路运输企业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成为区域领先的货运代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4.条码与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室建设(新建)

条码与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室是物流技术实训中心重点建设项目。条码与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室建设项目如下表。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把物流实际运作带到学校,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真实物流企业运作的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能够现场模拟操作。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服务水平、社会培训能力,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赢。

条码与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室建设项目表

序号

名称

1

全自动立体仓储系统

2

电子标签辅助储位信息管理与分拣实验模块

3

RFID应用实验模块

4

条形码读写实验模块

5

RF数据采集终端应用实验模块

6

销售管理实验模块

5.实训中心建设资金计划及进度安排

(1)专业模拟实训室资金计划及进度安排

(单位:万元)

建设项目名称

软硬件构成

预期

规模

现有

规模

增加

部分

主要

功能

承担教学

任务

进度

安排

责任人

物流模拟实训室

用房(1间)

已有

实训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及企业从业人员物流模拟实训

2006年

12月完成

张洪革

24台电脑及配套办公设施

17

14

3

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

2

模拟资料、流程、信息系统

10

4

6

合计

29

18

11

公路运输与管理实训室

用房(1间)

已有

实训

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学生、运输企业从业人员模拟实训

2007年

9月完成

刘长利

模拟资料、流程、信息系统

12

2

10

合计

12

2

10

报关与国际货运模拟实训室

用房(1间)

已有

实训

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专业学生、运输企业从业人员模拟实训

2007年

9月完成

张清

模拟资料、流程、信息系统

12

2

10

合计

12

2

10

总计

53

22

31

2)条码与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室资金及进度安排

(单位:万元)

建设项目名称

软硬件构成

预期

规模

现有

规模

增加

部分

主要

功能

承担教学任务

进度安排

责任人

条码与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室

用房(3间)

100

100

实训

相关专业模拟实训、仿真训练、对企业一线员工进行培训

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时间:2006年12月-2008年2月;2008年9月投入使用。

张洪革

全自动仓储区(包括:立体仓库、全自动堆垛机、堆垛机控制柜、光电通讯等)

90

90

实训

拆零分拣区(包括:贯通式重力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辊筒输送链等)

50

50

实训

集装箱堆场区(包括:20’、 40’集装箱模型、桥吊模型、集装箱货船模型等)

20

20

实训

搬运/运输(包括:半自动电动铲车、AGV小车等)

30

30

实训

单元实验实训装置(包括:条码枪、RFID单元实验装、手持终端等)

30

30

实训

辅助设备(包括:托盘、周转箱等)

4

4

实训

软件(包括:仓储监控管理软件、管理软件与系统接口软件等)

30

30

实训

合计

354

354

中心项目总计

500

385

(五)服务能力建设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物流贯穿企业的采购、生产、仓储、销售、运输、配送等所有环节,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面临着物流流程再造,而物流教育的滞后,使得物流人才非常匮乏,成为困扰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人才也成为十大紧缺人才之一。

为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实训中心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推动“双证书”制度的实行,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同时面向物流从业人员,采用培训方式,结合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与辽宁省运输管理局合作,于2006年底开始全省运管队伍的全员培训,并计划两年内培训行业、企业各类人员5000人,包括省内物流管理专业的中职师资培训。

(六)辐射能力建设

通过物流管理省级示范专业建设与发展,带动兄弟院校该专业的建设,在教学资源库建设、科研成果、面向社会的服务能力等方面成为东北区域范围内的示范,到2008年底至少辐射到5家(高职、中职)兄弟院校,为物流紧缺人才的培养作贡献。

五、建设进度

建设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教学资源库

──────────────────────────

师资队伍

───────────────────────

实训中心

─────────────────────────

服务能力

─────────────────────────────

人才培养模式

─────────────────────────────

辐射能力

──────────────────────────

六、资金安排

建设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合计

负责人

内容

金额

内容

金额

内容

金额

教学资源库

专业建

设标准

50

万元

配套教材、核心课程、项目教学法推广

80

万元

电子版教学资源建设

70

万元

200

万元

师资队伍

引进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等

76

万元

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培养

63

万元

139

万元

实训中心

物流模

拟室

11

万元

运输与货代两个模拟室

20

万元

条码与立体库

354

万元

385

万元

合计

61

万元

176

万元

487

万元

724

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9日 上午8:18
下一篇 2022年6月20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