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来,有关农资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不断出现,如何解决好农资问题,各地已经采取了许多办法措施,在这些办法中,治标的多治本的少,如何能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呢,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来思考一下呢,于是就有了—— 解决农资问题的第三条出路——兼谈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新思路出新办法
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农民抱怨:“化肥太贵买不起”、“粮价前脚小涨,农资后脚大涨,怎么种都是亏。”显然,控制农资价格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时下,春耕已过,回过头来我们正好可以做一些反思,总结经验,探索解决农资乃至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的办法措施,以便能够长期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此我们走访了国家财政部农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与专家们进行了专题对话和访谈。本期周刊,我们发表的是本刊主编与国家财政部农业司司长丁学东的对话:《解决农资问题的第三条出路————兼谈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的文章《提高耕地质量已迫在眉睫》。
希望对话及文章中的观点、想法、建议能对各地解决农资等问题有所启发。———编 者
农资涨价成为增收的一大障碍
记者:针对农资涨价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于3月18日作出部署,要求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好化肥等农资价格检查,扩大检查的声势和影响,形成春耕期间对农资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许多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着手从农资的生产和流通环节遏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另一方面,也有论者提出,国家可以借鉴粮食直补的经验,把农资补贴直接发给种地农民。您对此有何看法?
丁学东(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对这个问题,解决的问题现在看来有三种思路,我就想把这三种思路做一个比较,第一种思路就是限价补贴,比如补农资企业,化肥不涨价,农资不涨价,包括农膜也不能涨价,这条路走不通。
记:是的。这个实践已经证明过了。
丁:对,为什么走不通呢,这个做法本身就违反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你不能限定价格,这个没有道理。第二个,对化肥生产企业来说,对农资生产企业来说,限定价格我觉得也没有道理,为什么呢?它的上游产品,煤炭,石油,电力,都是耗能大户,耗资源大户,它的上游环节涨价涨得这么厉害,怎么能限价,从需求方面来讲,也不可能限价,因为已经供不应求,怎么能把价格限制住,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农业尚未现代化 却出现了高污染
记:那么还有其他的办法吧,也就是第二条路呢?
丁:第二条路,就是你给我的文章里讲的(4月16日县域经济周刊《农资补贴应该补给谁》),对农资生产企业不限价,让它涨价,甚至放开涨,对农民硬性补贴,我认为这条路看似有道理,其实也根本走不通,什么理由呢,去年涨价在600亿元,是不是要补到600亿呢,那么就意味着仅仅是农资这一项就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600亿。
另一个问题,中国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现在施用量,据农科院的反映,中国的化肥以氮肥的施用量为例,已经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的1.5倍,是德国的1.6倍,在这个情况下,还要上氮肥,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边际效益递减,就是化肥对增产的作用越来越小。还有,就是土地板结,农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在已经显现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农业在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已经走出了一条高污染、高成本的道路,这个路子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这条路也是此路不通。
记:是这样,您说得太对了。
丁:所以我现在担心是什么呢,中国农业本身还没有现代化,污染水平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水平了,现在江河湖海的污染一半以上来自农业,不是来自于工业,为什么呢,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当中,大概有效使用的可能不到一半,大部分是流失掉了,或者在土地里面,把土地给破坏了,所以我认为第二条路也走不通,不要说国家补不起,就是补得起也不应该走这条路,与节能型社会,与环保型社会,与五个统筹,与科学发展观都是格格不入的。
测土施肥 变革农业生产方式
记:那么,解决农资问题还得要有更得力和有效的办法,您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丁:是的。就是我说的第三条出路。是什么呢,就是不补农资企业,也不限价,也不补农民,这样会鼓励你去使用农资和化肥。那补什么呢,补少用化肥的技术,谁少用化肥,谁少消耗农资,就补贴谁,怎么办呢,具体来说,以化肥为例的话,尽量补科学平衡施肥,就是说搞配方施肥,在施肥之前简单的测量一下氮磷钾这些主要元素,缺什么,缺多少,然后配肥,配好了以后,把肥卖给农民,这种技术是很有前景的。
记:农业部最近也在大力推广测土施肥,各地也在纷纷行动。在这方面,您认为目前具体该怎么做呢?
丁:我们司里走访了中国农科院的土肥所,现在是这样一个设想,给他们提了这样一个要求,现在急需寻找出一种使用简便便宜,易于推广的测土施肥技术,国家对这种技术给予支持,甚至补贴,我做了一个推算,如果说这种技术使用以后,能够使化肥使用量下降20%的话,化肥的价格就下来了,农资的价格就上不去了。这就从另外一个方向抑制化肥价格上涨。
所以,我们觉得这第三条道路是可行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
记:我记得,几年前在湖北省采访时,就知道他们搞过平衡施肥,但是后来没有推广开来。
丁:是的。我们也做过调查,第一个问题,现在的测土施肥技术太复杂,要测11种元素,我认为没有必要,应先把握主要的,农业元素可以分成三类,一个叫大量元素,还有中量元素,还有一个叫微量元素,现在污染最厉害的,浪费最多的就是大量元素,就是氮磷钾这三种,先把这几个要素控制住,其他的问题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再来逐步的解决。
记:还有一点,就是既依据土壤又根据所种植作物,把这两个都结合起来进行合理施肥。这样会更科学一些。
丁:对。最好的办法是两个都结合起来。所以现在要找一个易于推广,使用简便容易掌握的测肥技术,现在河南省已经开始搞了,叫测土施肥站,在全省搞了100多个站。
技术革命 化肥使用做突破口
记:你刚才说的使用简便的方法,现在有没有?
丁:现有的方法,我们已经派出两个工作组出去搞调研了,都是根据到各地收集的信息,我现在收集了很多这样的配肥信息,测土施肥信息,现在正在搞这个技术,我觉得完全可以找的到。我是怎么设想的呢?能不能把这个站建在化肥销售公司,你带一包土来买化肥,当场测,当场配,你带走不就完了,不就一步到位了。越是先进的东西,越要简单。所以这可以叫傻瓜肥。
记:你这个想法太好了,老百姓听了很高兴。
丁:另外可以再鼓励一下秸秆还田,使用农家肥。
但是我想测土施肥主要是用在大田作物上,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推广这一技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就太有意义了。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也要转变的。所以我想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就以化肥农资的使用为突破口,先走一步,是这么一个想法。
记:我觉得这件事做好了,对中国农业发展有一点革命性的意义。
丁:这个在农业上是一个革命,真的。我觉得这个革命的意义,跟工业上有很多的共同点,农业也要做循环经济,也要清洁生产。
记:对,通过测土施肥,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上下都能够接受,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光是老百姓能接受,各级政府部门都能接受,非常好。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刘德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