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等纤维质酶降解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取得突破

  由我院麻类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的麻类等纤维质预处理、糖化液酵解生成燃料乙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12月11日,“麻类等纤维质酶降解生产燃料乙醇技术”通过了农业部成果鉴定。
  该项目首次将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苎麻、芦苇和玉米芯等生物质合成燃料乙醇的预处理,开创了苎麻韧皮超临界CO2介质中酶法预处理的先河;开发的高活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活力显著高于国内同类水平;以木质素含量低的苎麻作为酶降解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将超临界CO2酶法脱胶、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酶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苎麻生产燃料乙醇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结果显示,苎麻韧皮、麻秆、玉米芯和芦苇的总糖转化率达到67.0%,糖醇转化率达到43.8%。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属自主创新成果。
  我院麻类所所长熊和平表示,随着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急剧减少,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与日益短缺的能源供给形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与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利用苎麻等纤维质生物降解生产燃料乙醇,“十一五”可望形成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为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途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12:17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12: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