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由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其长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植物无糖组织培养环境控制综合配套体系研究”,200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遗传所、中国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和农业部的专家对该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成果是组培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外在无糖组培洁净系统设计、CO2浓度和相对湿度的精确控制以及菌根生物技术在无糖培养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空白,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研究历时9年多,以组培苗的光合自养为理论依据,通过为组培系统提供适宜的CO2、光照和温湿度环境,使组培苗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实现产物积累与快速生根,彻底改变了传统组培中在培养基中添加糖作为碳源、采用密闭的小容器进行组培苗培育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组培苗品质和生产效率。课题组先后对密闭式组培室和大型培养容器两种模式下植物无糖培养的洁净控制、环境调控以及菌根促进组培苗品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研发出了控制精度高、运行成本低、洁净度达到万级的密闭式无糖组织培养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集环境调控和洁净控制于一体的特点,大大减少了组培苗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发生几率。
  2、研发出180升植物无糖培养容器及其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以大型培养容器代替传统小型培养器皿、以无糖基质代替有糖营养的技术配套,拓展了组培苗的培育空间,增强了组培苗的自养、生根能力。
  3、研究了生根阶段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与组培苗的共生关系,建立了平衡的根际生物环境,提高了组培苗的生长速率和质量。 
  4、以大豆、海棠、核桃、生姜、甘薯、香蕉等20多种植物为材料的植物无糖培养试验表明,无糖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提高10%以上,培养周期缩短了2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了35%以上。
  该研究成果是植物组培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有糖培养模式,为植物种苗的快速繁育和优质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该成果已经在多个大学、科研单位、园艺种苗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是一项极有推广价值的组培新技术成果。


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植物无糖组培环境控制系统


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环境(温度、湿度、CO2)传感器


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植物无糖组培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器


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计算机界面


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大型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洁净植物无糖培养室
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植物组培环境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植物(海棠)无糖培养与常规培养的试验对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12:12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12: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