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畜牧所牧草遗传育种室李聪研究员培育的中苜6号紫花苜蓿通过了全国牧草委员会品种审定。
中苜6号紫花苜蓿自1996年开始选育,至审定登记历时14年。该品种来源于丰产型的“保定苜蓿”和“自选苜蓿”两个亲本材料,经返回式航天卫星搭载的空间诱变后,选择优株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围绕株形、株高、分枝数、生长势、再生性、茎叶产量等丰产表型性状,进行多代混合轮回选育而成。该品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形直立紧凑、分枝多且斜生为主,平均株高比对照品种高10%以上、枝叶繁茂、长势旺盛、刈割后再生迅速,持久性好,根系发达,有明显主根,属于中熟型品种,在北京地区生育期约110天。其丰产性能尤为突出,在北京、河北和山西三个区试点的多年多点试验中,年平均干草产量达到17292 kg/hm2,平均高于对照品种(亲本之一的 “保定苜蓿”)16.6%。
该品种的成功培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苜蓿品种,缓解了国产丰产型苜蓿品种匮乏、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又一个优质丰产新品种。(郑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