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所主持开展湄公河次区域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近日,由植保所主持的欧盟援助项目“湄公河次区域水稻害虫综合治理”在京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来自农业部国际合作司,院国合局、植保所,欧盟驻华代表处、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老挝农林部、缅甸农业与灌溉部,云南和广西植保部门等单位代表共计2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和CABI的库赫尔曼(Ulrich Kuhlmann)博士共同主持。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王锦标处长在会上指出,该项目是我国和CABI长期合作以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项目的实施对于湄公河次区域水稻害虫的可持续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植保所与项目各合作单位协力做好项目实施计划,充分发挥中国在湄公河次区域水稻害虫防控上的优势,加强同老挝和缅甸方的交流与合作,借助该项目提升中国与老挝、缅甸在害虫防治领域的合作水平。

    会上,库赫尔曼博士等人介绍了项目背景、主要工作目标、任务以及总体实施框架方案。项目组主要专家还就项目实施计划和方案展开了详细的讨论,组成了项目执行委员会,制定了项目实施文件、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具体技术方案等,规定了项目合作各方的职责和任务。院国合局、欧盟驻华代表处有关人员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湄公河次区域水稻害虫综合治理”项目是基于当前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以及湄公河次区域水稻害虫严重发生为害的态势提出的。项目将组织国内外水稻害虫防控的优势队伍,包括中国西南省区、老挝、缅甸在内的湄公河次区域的当地植物保护部门,针对水稻害虫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和技术的研发、集成和应用,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制定适合于当地条件的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建立赤眼蜂大规模生产基地和释放应用技术体系,加强该地域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的能力建设,大力推广应用依据项目建立的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和技术体系,降低害虫危害损失和化学杀虫剂使用,保护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确保湄公河次区域欠发达地区的粮食安全,促进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水稻生产上的合作和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上午11:33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上午11: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