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取得显著成绩

    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战略性资源,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以其丰富性和独特性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农业和现代种业发展中作用巨大。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领域的牵头组织单位,通过申请国家重大项目,组织全国有关单位开展了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鉴定评价、安全保存、提供利用和对外交换等工作,成果丰硕。尤其近10年来,在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资助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供种平台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在原有的1个国家长期库、1个复份库,10个中期库和32个种质圃基础上,新建了无性繁殖蔬菜、猕猴桃、木薯、棕榈、野生苹果、果梅杨梅、热带牧草、热带果树、热带香料饮料、勐海大叶茶、红萍等11个种质圃,保存设施增至55个,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供种分发基础平台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该平台不仅承担着41.2万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妥善保存,还承担日常性的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引进、基本农艺性状鉴定、编目与繁殖入库(圃)保存与更新,以及向全国提供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责任与义务。
    二、新收集引进种质资源6.7万余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宝库
    新收集引进作物种质资源67012份,隶属1594个物种。已有4.2万余份新收集资源,经试种观察、隔离检疫、农艺性状鉴定和编目,繁殖种子入长期库和种质圃保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宝库,长期保存总份数达41.2万份,居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国内收集方面,注重对作物野生近缘种、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品种和特色资源,以及新育成优良品种的收集。而国外资源的引进,则注重育种急需和战略储备相结合。例如从国外引进的“五月火”、“阿姆肯”等油桃和加工桃品种,在促进我国油桃育种和罐桃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从国外引进种质资源23068份,包含之前从未引进的物种有414个。
    三、筛选和创制出一批优异种质,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研制了200种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描述技术规范,研究建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种质创新技术体系。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蔬菜等作物14500份的抗病虫、抗逆和品质性状的特性鉴定,评价筛选出3170份特性突出、有育种价值的种质资源。创制了各类作物新种质500余份,并已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
    四、繁殖更新了30余万份种质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分发供种能力
    针对中期库种子量少、活力低且部分优异种质无种可供的局面,加大了中期库和种质圃的繁殖更新工作,繁殖更新300195份,为分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年供种能力比“九五”期间提高3倍多,累计向5504单位、34820人次,分发了273901份(次)种质资源。同时大力拓展分发供种途径和方式,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主产区,田间展示6000余份优异种质,让育种家到田间选择,使供种目的性更强,效率更高。建立开发了基于WEB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发供种系统,初步实现了“信息查询-种质获取-分发供种”的一条龙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作物种质资源分发利用已取得显著成效
    1.为育种家提供了亲本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育种、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利用种质库(圃)提供的优异种质资源,已经培育出粮、棉、油、糖、茶、烟、蔬菜、水果等新品种350多个,推广面积1.98亿亩,直接产值100多亿元人民币。吉林省农科院利用提供的优质、耐冷水稻种质“秋田小町”和“北陆128”,育成的“长白10号”和“吉粳78”,累计增产1.46亿公斤,获得经济效益2.1亿元。国家武汉水生蔬菜圃筛选培育的水生蔬菜新品种鄂水芹1号、鄂莲6号、鄂莲7号、鄂芋1号等品种,已经推广至湖北、湖南、河南和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累计推广水生蔬菜面积1000万亩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在服务三农、农民增收致富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紫荆花公司利用提供的优异种质中黄麻1号等,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江苏等省区建立了万亩优质纺织原料基地,为恢复我国黄麻优质原料国产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累计增收2000多万元;山东绿润食品集团利用提供的‘银寄’、‘丹泽’、‘筑波’等优良种质,在我国的山东、河北、湖北、北京四大板栗产区,建立了3000亩大规模生态栽培园和品种化栽培区,现已成为国际大型板栗加工、出口创汇企业。国家核桃板栗资源圃先后与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泰安林业局、麻江县果品办公室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向这些单位及农户提供优良苗木、技术服务指导,有力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3.为国家(省)产业技术体系及科研课题提供了材料支撑。据统计,2011年度55个库圃筛选鉴定的资源共向582个科研课题提供筛选鉴定的优异种质材料,为我国作物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材料支撑作用。
    4.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北京大学朱玉贤教授利用提供的棉花种质徐州142、徐州142,研究植物激素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证明了乙烯对纤维伸长的决定作用,以及长链饱合脂肪酸对棉纤维伸长的促进作用,同时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大量与纤维伸长有关的蛋白位点,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
    5.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科普宣传和学生教学实验基地。每年接待国内外专家、学生约5000人次,促进了公众的种质资源保护意识,产生了长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通讯员 卫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上午8:50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上午8: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