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率先揭示H7N9流感病毒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表明,在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为我国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2013年最新一期英文版上。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H7N9流感病毒是不同来源病毒的重组病毒,它的6个内部基因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而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来源尚不明确。研究发现,新型H7N9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获得了部分人流感病毒特征的突变,病毒在感染人后获得了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这些可能与该病毒对人的感染和致死能力有关。
    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上海和安徽出现新型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病例之后,哈尔滨兽医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研究员、李呈军研究员迅速带领研究团队连夜分赴各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彻夜进行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与基因序列比对。他们先后在上海、安徽的活禽市场和养殖场采集病原学样品970份,在分离自活禽市场采集的样品中检测出20份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而所有养殖场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基因序列分析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的各个基因片段与H7N9人体分离株高度同源,证明了导致人感染和致死的H7N9流感病毒可能来源于同一时期家禽中的H7N9禽流感病毒。
    目前,该实验室正在积极评估已有储备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保护效果,同时加紧研制专门针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陈化兰表示,为了控制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的更大威胁,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加强H7N9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检测,查明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并深入开展H7N9病毒在动物模型中的致病性、传播能力及致病机理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讯员 张晓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下午12:08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下午12: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