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创建我国第一个高精度、大尺度和短周期的国家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

    1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唐华俊研究员牵头完成的 “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技术”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科学家创建我国第一个高精度、大尺度和短周期的国家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

    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种类众多、发生频繁、范围广泛、危害严重。因此,及时、准确地获取我国农业旱涝灾害动态发生发展和损失信息对于科学指导农业防灾减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服务国家农产品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高精度和大范围等特点,迅速成为区域旱涝灾情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美国、欧盟等相继研发了以遥感技术为主的农业旱涝灾害监测系统,在农业减灾救灾和生产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技术,但仍存在农业旱涝灾害的遥感监测机理不明确,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理论体系没有建立,旱涝灾害关键参数的区域遥感定量反演难以实现,农业旱涝灾害监测精度低;我国复杂灾情条件下农业旱涝灾害信息快速获取、灾害时空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和灾害损失定量评估等关键技术发展滞后,响应时效性差;以及我国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的标准规范欠缺,大区域尺度的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尚未建立,业务化应用和信息服务难以保障,总体应用范围较小等关键技术难题。
    针对这些技术难题,从1998 年开始,在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和有关部委财政专项的支持下,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唐华俊研究员带领的农业遥感团队,结合农业主管部门的灾情信息需求,紧扣“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应用服务”的主线,以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的理论创新为切入点,重点突破了“旱涝灾害信息快速获取、灾情动态解析和灾损定量评估”3大技术瓶颈,创建了国内首个精度高、尺度大和周期短的国家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了国家和区域尺度的业务化应用和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地表蒸散发遥感估算和洪涝水体遥感监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112篇(SCI 论文52篇),出版专著7部,取得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2项,制订标准规范15项,对农业防灾减灾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创新了面向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的理论体系。构建了以地表蒸散发参数为核心的农业干旱遥感定量反演理论和农业干旱参数遥感反演的空间尺度效应解析理论体系,实现了全国尺度地表蒸散发等干旱核心参数的全遥感反演,在华北和西北典型试验区反演精度提高到90%以上。针对传统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难以匹配的难题,提出农业洪涝灾害全过程数值解析理论,精确解析了农业洪涝灾害发生的全过程及其对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机理,奠定洪涝灾害作物灾损定量评估的理论基础。
    突破了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精度低、时效差的技术难题。建立了“星-机-地”多平台一体化的农业灾害信息快速获取技术,实现不同尺度旱涝灾情信息获取时间缩短到24 小时以内。创建了多模型整合的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实现全国土壤墒情常规监测10天1次,应急监测3天1次;率先建立了光学水体高精度提取技术、全波段和主被动遥感协同的微波全天候水体识别技术,实现区域洪涝灾害监测保证率由不足75%提高到90%以上。研制了面向作物全生育期的旱涝灾害损失遥感评估技术,实现农作物洪涝受损等级划分,作物干旱遥感诊断准确率达94%;采用淹没损失曲线法,建立了针对不同农作物和发育期的受损面积和受损程度快速评估技术,实现了影像获取后4小时内可上报灾损评估结果。
    实现了高精度、短周期和多尺度的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研制了由15个工作执行标准组成的国家和区域尺度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创建了国内首个国家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灾情解析、灾损评估和信息发布等规范化和流程化作业。自2002 年开始,系统连续稳定运行超过10年,应用于农业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减灾中心等部门的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在多次重(特)大农业旱涝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先后在黑龙江、河南和山东等15个省进行推广应用,累计监测受灾面积34.9亿亩,实现间接经济效益243亿元。尤其在2003 年和2007 年淮河流域重大洪涝、2008 年汶川地震后堰塞湖、2009 年黄淮海冬小麦产区特大干旱、2010 年长江流域洪涝和西南特大干旱,以及2013 年东北松花江流域洪涝等重(特)大农业旱涝灾害监测与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讯员 唐鹏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6日 上午9:58
下一篇 2022年5月16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能量管理系统pdf(能量管理系统软件)

    能量管理系统软件 随着现代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能源挑战。能源的浪费和不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强大…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8日
    55
  •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建设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建设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是指为科研项目提供一系列工具和软件,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管理项目、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提高项目质量的一种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17日
    1
  • “五抓五促”释放党建效能(党建工作五抓五促)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突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以“五抓五促”党建载体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28日
    61
  • 建设项目系统管理

    建设项目系统管理 建设项目系统管理是指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预算、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建设项目系统管理的重要性 建…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18日
    0
  • 科研项目可以提管理费么

    科研项目可以提管理费吗? 科研项目是一种旨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实体,其目的是解决特定的科学问题或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为了支持这些项目,一些机构和个人会向这些项目提供管理费。那么,科…

    科研百科 2025年5月9日
    0
  • 东莞往事:五金厂轶闻

    口述:鲁一凡(四川达州人) 撰文:胖爷 2002年7月,我离开常平,再度返回厚街。此番再度赴厚街,我是奔着爱高厂去的,女同学燕子在爱高厂上班,她托了关系,找到一个老员工,那人答应当…

    2022年8月24日
    523
  •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调研东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10月21日上午,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柳拯一行在省民政厅副厅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庄侃等陪同下来莞调研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市民政局局长黎雪琴、市委组织部、市社会组织党委、南…

    科研百科 2023年9月27日
    146
  • 科研项目放管服调研

    科研项目的放管服调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项目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科研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放管服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将对科研项目的放管服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14日
    0
  • 马理论科研项目 马理论新增硕士点

    马理论科研项目新增硕士点 近年来,马理论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理论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1日
    184
  • 生产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制度(生产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制度内容)

    1.三条红线(1)安全红线:严重违反安全、工艺、质量规定操作,投机取巧、简化操作、偷排物料;(2)态度红线:隐报瞒报误报、弄虚作假、不实事求是、态度不端正、不服从管理与检查、严重违…

    科研百科 2024年1月22日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