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研生物公司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这为连续奋战在抗疫和科研一线的干部职工带来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大家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用不约而同的坚守,践行特研人的初心和使命。
闻令而动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3月中旬以来,特产所根据吉林省直机关工委的要求,迅速组建 84人的志愿者队伍支援长春市东风街道社区的信息登记、卡点值守等工作,累计下沉党员干部113人。3月27日晚,由于疫情形势突然严峻,所党委果断决策,由所长孙长伟带队,组建16人的党员先锋突击队驻扎东风街道,以“非常之举”对待“非常之疫”,展现特研担当。
为严格做到闭环管理,孙长伟与突击队员一起挤住在不足10平米的小房间,睡行军床,有的同志甚至睡在车里,“两点一线”“三班倒”不停歇式值守,构筑抗疫最严防控线。“我们针对疫情防控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社区疫情防控查缺补漏。”孙长伟说:“大家都20多天没有回家了,但是没有怨言,都认为志愿者工作很光荣,我们都是同住行军床的战友,也是同心抗疫的战士。”
“经过50多天的鏖战,目前长春市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但面对疫情,我们的党员突击队还要继续坚守阵地,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特产所党委副书记田欣用沙哑的声音为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鼓劲打气。几个月前,他刚刚做完甲状腺手术,没顾上多休息,就投入抗击疫情的现场指挥。
长春市汽开区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说:“特产所作为中直驻长春市单位,承担繁重科研任务的同时,坚决响应吉林省委号召,服从组织安排,抽调的志愿者政治素质高,有责任、有担当、有方法,在值守卡点的同时暖心服务广大居民,帮助居民搬菜,代买药品,宣传科学防疫方法,涌现了一幕幕温情画面,为我们防疫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位七旬婆婆执意要通过突击队员们值守的卡点外出,正在执勤的突击队员陈立志和赵靖波两位同志对其悉心劝导,发现老人有些神志不清,也说不清家庭住址。突击队员一边安抚老人,一边用她的手机与家人取得联系,同时请警察同志去老婆婆儿子家核实情况。事后,婆婆的儿子感激地说:“感谢大家帮我找回母亲,你们辛苦了!”
“志”之所向,“愿”之所在,特研突击队在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向光而行,为了早日恢复人间无恙的烟火长春,用“躬身入局”换万家平安,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地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特研人的初心和使命。
双倍坚守 保障重点科研项目
作为中国农科院在吉林省的唯一一家研究单位,特产所承担着我国珍稀特种经济动植物的科研工作。疫情来袭时,有20名科研人员和80名学生封闭在长春市净月区所区,大家在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守科研岗位,11个团队在防控期间,有序开展科研工作。大家纷纷表示,为了确保科研实验不停摆,为了遵守防疫要求,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杨艳玲研究员在得知单位和居住小区要实行封闭管控后,第一时间申请住到所区开展科研工作。在封闭的40多天里,实验研究有序进行,没有受影响,同时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吉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申报、撰写发表科普及学术论文、召开视频培训会、接受吉林省广播电台“抗疫有我”的专访等工作。她说:“疫情防控突击队的勇敢与付出,所内的科学高效管理都是为了保障我们科研主业,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我们没有理由不迎难而上,全力以赴。”
张亚玉研究员是药用植物栽培团队的引进专家,她的团队正在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中药材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充分发掘利用中药资源对于战胜疫情有重要意义,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为了确保试验不停摆,我们吃住都在办公室。”
在特产所位于吉林市昌邑区的左家所区,56.81平方公里的试验基地中建有特种动植物资源库(圃)5个,其中的特种动物种质资源库保存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动物养殖区,培育着梅花鹿、水貂、貉、雉鸡等特种动物新品种14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千方百计保证动物的饲料和管理,自己种植牧草”,科研人员徐超介绍说,“这里的梅花鹿、水貂、狐狸、貉等16种特种畜禽都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是我国重要的动物种质资源,我们一定会保护好。”
在植物种植区,种植着人参、西洋参、山葡萄、软枣猕猴桃、五味子等特种经济植物新品种39个,科研人员也开展了耕作、移栽等部分田间工作。北方浆果评价与利用团队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及时返回左家基地,逐步恢复起各项实验工作。团队首席路文鹏说,“这是我国最大的药用植物和特色浆果资源库,有效支撑着我国中草药和寒地果树产业发展,如果错过4月份这个春耕窗口期,会对我们的科研造成很大影响。好在我们利用好了机会成功‘返乡’,为所里的科研争取了‘天时’。”
心系三农 传承特研光荣传统
“我们所是有优良传统的。特产所成立于1956年,有着光辉的发展历史,一代一代特研人脚踏实地、艰苦攻关,取得了卓著的成就,邓小平、李鹏等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莅临我所视察指导工作,这都是特产所的辉煌和骄傲。”谈起研究所的历史,孙长伟不禁眼含热泪,“尽管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科研工作,但大家在抗疫中坚定了听党指挥、不讲困难的坚强党性,向党和人民展现了全所积极向上的特研新风貌。这次难得的经历,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为研究所今后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在组织志愿者报名过程中,广大党员积极踊跃。陈立志同志是一名动物疫病专家,毅然报名参加志愿者。他说:“位卑不敢忘忧国,关键时刻要出一份力,希望能用自身专业知识,助力抗击疫情。”
4月份以来,东北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很多打工农民需要返乡务农。突击队员们为辖区的返乡农民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协调核酸检测、办理返乡证明、联系乘坐车辆等事宜。孙晓东同志在值守卡点中碰到一位延边朝鲜族的农民,因汉语不流利造成沟通困难而无法回家务农。孙晓东详细了解情况后,利用有限的朝鲜族语,接连数日帮助这位农民,协调他所在的社区和户籍所在的村委会,几经周折终于把他送上返乡的客车。临行前,这位农民难掩激动之情,用掌握不多的汉语一个劲儿地说:“特产所,好!志愿者,好!”
为了保证疫情期间最大限度地开展科研工作,所党委号召全所科研人员利用这段难得的时光,加紧学习和思考,并建立公众号“特研情报站”,每天搜集分享最新的资讯,帮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科研发展动态,合理调整工作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贺超说:“尽管每天的编辑工作十分辛苦,但我们都很充实。”
一个多月来,全所干部职工按照《中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委员会疫情期间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科研与成果转化。党委书记梁波说:“特产所目前还处在困难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居家办公的时间,抓紧线上的理论学习和工作研讨,在抗疫的同时积极谋划工作,等疫情结束后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全力投入特研事业,早日实现研究所发展的新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