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建国后曲折重组时期(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省人民政府接管柳州沙塘广西农事试验场,归属省农林厅领导。机构几经变更,1950年改名为广西农业试验场,1954年改建为广西农业综合试验站,1957年广西省农业厅在南宁市西乡塘将南宁农业试验站改建为广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在柳州沙塘的广西农业综合试验场各系主要负责人和部分技术人员、工人调到南宁,下设粮食作物、特用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6个系和气象站,原广西农业综合试验站改为广西农业科学研究所柳州工作站。广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后,在周边征地1000余亩(约66.67公顷),比原有土地扩大10倍。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20世纪50-60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广西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同志(前1),多次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图为原场长张国材向韦书记汇报农场情况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1957年12月,共青团广西农科所支部欢送下放团员留影

20世纪60年代初,广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为系统解决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上的重大问题,建设广西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1964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部设秘书科、技术研究辅导室、情报资料出版室、牧草改良室、粮食作物系、经济作物系、土壤肥料系、植物保护系、植物生理系、园艺系,直辖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水产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和桂林农业试验站、柳州沙塘农业试验站、百色农业试验站、玉林农业试验站。事业编制共2319名,其中,干部774名,工人1545名。“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机构调整,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水产研究所和广西柑橘研究所划归为广西农牧渔业厅管理,8个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归属为各地区行署管理。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上世纪50-60年代,科技工作者在田间做试验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上世纪70年代,农科院办公楼

20世纪60年代,广西农业科学院的主要科研成果集中在水稻矮化育种研究领域,选育的一批矮秆、中熟、耐肥、耐早 抗倒伏、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早籼新品种成为20世纪60年代早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广西早稻当家品种。其中,选育的“广选3号”首次实现了广西自育水稻品种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是广西水稻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广西、河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贵州等省及越南等国大面积引种推广,1966年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列为全国重点推广良种。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1965-1966年,我院陆万佳等专家在越南凉山援外专家组工作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1977年,原自治区党委书记乔晓光(右一)、原自治区副主席覃应机(右三)到我院视察

20世纪70年代,由我院牵参加全国水稻三系配套攻关,选育甘蔗新品种、玉米新品种,开展的植保研究等等,都形成了在广西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是广西农业科技史上璀璨的明星,永载史册。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1978年6月,澳大利亚、西德专家来访

 学党史知院史系列报道之二

1978年,我院科学大会期间,老专家在互相交流

院办公室薛臣艺、机关党委黎丽菊供稿  杨景峰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